面超越了,那就可以说明神经网络模拟人类大脑激活模式的方式,切切实实生产出了更牛的人造数字大脑。
但那得是很长一段时间之后的事情了。
按照英伟达提升计算能力的速度来看,即便是一切顺利的情况下,至少也得要2029年才能够负担得起这个规模的模型训练。
如果边际效益递减,遇到了技术瓶颈那可能就得2040年后了。
“唉以后的事情谁能知道呢?只能相信【后人的智慧】了呀!”硬件技术的发展需要时间,这点孟繁岐并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唯有耐心等待:“眼下我应该关注的还是AI小镇的推进情况。”
AI小镇本次计划的模拟时间,也就是对公众的开放时间是一个月出头。
这个时长在小镇中的时间跨度将会是六七十年。
在内部测试的时候,closeAI也未曾以这个时间流速持续模拟超过一个月,因此大家对于最后的结局也是没有足够把握的。
之所以要选择这么久的时间,是因为模拟的持续时间过长,时间的流速够细致的话,其中的角色会因为足够的经历和记忆涌现出一些令人惊叹的类人行为。
主要体现为,角色可以传播信息,能够回忆起过去互动的记忆,并与其他角色协同进行某个行动。
因为closeAI为角色们编写的初始背景故事和人设其实是只有几百字的。
普通人进行阅读,一两分钟就能读完一个人的大概设定。
对于传统游戏来说,这点设定也只能用作给玩家阅读所用,但现在它们需要在这个基础上逐渐发展出自己的经历,这就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显现出来。
这个持续的互动和记忆过程就不一样了,Npc角色能够记住自己的经历和互动行为,它们会缓慢地发生变化,而非十年如一日地不发生变化。
“千万不要小看【能够回忆起过去的互动】这个能力,这对于游戏Npc来说是史诗级的难度。”孟繁岐第一次提出AI小镇这个创意的时候,closeAI内部就有那种不玩游戏的人,无法理解这个能力的强大之处。
“游戏Npc的行为目前完全依赖于各种模式下的脚本编写,很多没有配置脚本的Npc,你就是当着它的面杀人放火无恶不作,它也毫无反应,就像根本没看到一样。”这种情况普遍出现于那种成本有限的游戏,除了主要游戏角色之外,其他大部分Npc就是个在街上散步的装饰品,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和作用。
“等以后加入了AI智能体在游戏的Npc当中,那就真的是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了。设定只能够大概确立角色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逻辑,最终会导致怎样的结果恐怕连游戏制作者本身也无法预料了。”
&nb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