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变革迟早要来,但不是现在,毕竟李渊在虎视眈眈,其他几家也在待价而沽,京城能稳天下暂时就能稳,否则直接开始隋末剧本。
但凡是沾了个“末”字的剧本,基本都是以半数以上人口作为代价的,从秦汉到明清,皆为如此。
血流成河固然畅快,但不战则屈人之兵方为正道,上兵伐谋里的谋,便在当下。
“举办一次官员考核,清退所有不合格的官吏。子替父的朝堂制度也没有什么留下的必要了,未来皆用考核制吧。还有所有新任官员增加三年考核机制,三年均分不满则下去。总之就是一句话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劣者汰,这不过份吧?”
高士廉垂下眼皮没说话,其实夏林说的很合理,他甚至都没说要让世家让出多少位置,而是用考核来完成削减指标,这大概便是最能服众之法了。
他无法反驳,也没办法说出任何其他的方案。
“当然了,不论是谁,为国有所出者,当有优先。比如将军战死沙场,儿子便能优先进入军中任职,如高太尉这般为国家呕心沥血者,家人自也能有所优待。”
“不必了。”高士廉摆手拒绝:“高某不想成为那众矢之的。”
高士廉不愧是高士廉,他一句话便让夏林祸水东引的想法落了空:“还有什么倒是说来吧。”
“没了,就这些。刺杀张大人的案子,我自是会查,其余的事情六司也在侦办之中,我要的只有这些。”
高士廉半闭着眼睛过了半晌才开口道:“莫要查了,就这样吧。三日之内,我给你一个交代。”
“那我便在此等待高大人的答复了。”
高士廉起身要走,走了两步回头看向夏林:“大魏,真的能活过来吗?”
“大魏难活。”夏林摇头,然后苦笑一声。
高士廉瞬间便有些怅然若失,他轻叹:“一辈子了,多少也是有些感情了。”
“那便请高太尉好好保重,多活几年。”
“你……”高士廉话到嘴边,最后却还是没说出口,只是转身默默离开,消失在了转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