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大魏的气数已经到头了,这一点高士廉心中清楚,他自己就本人的情感来说,他对大魏王朝是有感情的,但那《三国演义》里头开篇一句话不就是“天下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么。
他是个聪明人,知道王朝到了近三百年时就会出现问题,而问题的根源就是在那所有物上,田地、房产、官职等等,王朝刚开始大家都很好,历朝历代都会给大家分派东西,无外乎就是多少的问题。
但随着时间慢慢往前走,所有的东西都会慢慢的聚拢起来,多者恒多,少者近于无,王朝三百大限并不是命数,而是这些东西分到头了,百姓身上已经没油水了,那就要开始头部去互相吞吃。
类似于养蛊。
大家都是千年的狐狸,搁这聊斋就说不过去了,最终的结果就是国家分崩离析开启新一轮的诸侯王混战。
赢的那个再次建立王朝,输的都将成为新王朝城墙的奠基石。
但高士廉是仔细分析过夏林的,他认为夏林的法子是个顶好的法子。把土地固定下来,绝不可买卖,不管是出了事租给他人还是转让给他人,这山林、田亩,哪怕是一条河流一个湖泊,甚至于一块大石头都是属于国家的。
这是好法子,非常非常好的法子,这可以极大的延长王朝的寿命,但问题是世界上没有一个政策是完美的,那些聚拢了大量土地的公卿王侯,不可能会认可这样的制度,叫他们把手头上自己的东西吐出来?
这些人出个门不捡钱可就算丢了,怎么可能会把自己的东西再吐出来。
而这种天然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必然会导致一场恶战提前爆发,夏林赢了一切都好说,若是输了,一切照旧。
高士廉从身份和位置上来说,他希望夏林输。但从他个人来说,他想看到夏林赢。
为什么?因为曾几何时,他也是那个穿着翩翩白衣,用拳头砸在桌上愤而怒斥者说“这世道不该如此”的少年郎。
但他想赢真的很难,高士廉不看好他,但也希望他能不输的那么难看。
棋逢对手的快乐已经很多年没有过了。
而夏林的方案拿出来,其实当下就是一个斗而不破的最好路线。只是当高士廉拿着这份方案去通告那些世家贵族时却遭到了激烈的抵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