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 第397章 金布律?

第397章 金布律?

判定为:钱。

    这种可以被官方判定为合格的‘钱’,无论是用于赔偿官府、缴纳罚金、税赋,还是在民事赔偿,乃至于日常的交易活动中,任何官方或非官方的个人或团体,都绝对不能拒收。

    违者,罚金四两……

    很显然,这条规定,是吕太后在给刘邦的三铢铅荚钱擦屁股。

    为了重建货币信用,以及更为重要的政府公信力,吕太后以一纸《金布律》,正式为三铢铅荚钱背书。

    为了不被罚金,当时的老百姓们,自然只能继续用劣质的三铢铅荚钱。

    但最终,这些钱终归是以税、赋、罚金,乃至于货物交易的方式,逐步回流到少府。

    换而言之:太祖刘邦‘用时间换空间’,用三铢铅荚钱透支的未来,最终是由‘汉二世’吕太后完成了后续的善后工作,补上了被透支的窟窿。

    而刘荣为难的,或者说是被掣肘的点,也恰恰就在于此。

    ——《金布律》,让任何一种具备钱的形状,且表面或多或少呈现出铜黄色的‘伪钱’,具备了货币合法性!而且,由于吕太后‘汉高后’的特殊身份,刘荣还无法通过法令覆盖——即出台一部否定旧法的新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要想统一货币,推行五铢钱,将所有其他杂七杂八的劣钱淘汰,刘荣就必须面对《金布律》。

    要么,废除《金布律》;要么,在接受《金布律》关于‘钱’的概念定义的基础上,忍受劣币驱逐良币的市场规律,把五铢钱的推行交给儿子、孙子,乃至于一代又一代后世之君。

    刘荣显然会选择前者。

    但旧法令的废除——尤其是开国皇帝、皇后这种具有特殊意义的人,所亲自推出的旧法令,废除的难度都不是一般的大。

    原因很简单:封建时代的政坛,讲的从来都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就事论人、就人论事。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

    还是《金布律》。

    由于‘诸吕之乱’,吕太后在汉家的政治形象,其实已经是女人当中的‘桀纣’了。

    但碍于吕太后‘高后’的身份,汉家朝堂对于这一政治定性,采取的是低调处理。

    说直白点,就是大家都知道,也都认可吕太后不是个东西;但为了照顾汉家——尤其是太祖高皇帝的颜面,这事儿,大家心里知道就行,谁也别往外说。

    尤其是作为吕太后庶子的太宗孝文皇帝,更是碍于人伦孝悌,而无法做出任何一件否定吕太后的定性。

    于是,吕太后成了‘既没有参与诸吕之乱,也从来不知情’,结果被不肖子孙坑的晚节不保,或者说是‘死后名节不保’的受>>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寻宝全世界我,孙山,科举刚准备打职业,老登逆袭系统来了才不是神明七年后,我把暗恋对象踹了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