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者。
而《二年律令》中,由吕太后推出的、《金布律》在内的一系列新法,也都被‘冷处理’。
何谓冷处理?放着不去管它。
不废除,不采用,不否认它存在,但也不承认它能用。
整个朝堂内外,都极其默契的当《二年律令》当中的新法令——尤其是《金布律》不存在。
就像是鸵鸟遇到危险时,把头埋进沙子里一样。
《金布律》明明就在那里,明明没有被废除,明明还具备法律效应;但整个汉室朝堂,都成了把头埋进沙子里的鸵鸟。
在过去,这么做当然没问题。
毕竟铸币权被开放,大家都能铸钱,无论有没有《金布律》,大家都能凭借铸币获取利益。
可眼下,刘荣要收回铸币权,并推出官方统一货币,绝了全天下人,主要是贵族们的一大入项。
常言道: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
刘荣‘杀’了全天下几乎所有贵族阶级的父母双亲,会是个什么结果?结果就是未来,必定会有无数人出现在未央宫外,挥舞着那纸已经被忽视三十多年的《金布律》质问刘荣:陛下认不认吕太后?
认不认这《金布律》?既然认,那凭啥做出违背《金布律》的举动?!凭啥我们手里的钱,就都不是‘钱’了,只有少府那五铢钱是‘钱’?!!《金布律》都说我这就是钱了,陛下凭什么不认?!!!
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真真有价值、有可观含铜量的正常钱币,刘荣根本就不担心。
因为那些钱币,百姓就算无法熔铸成新钱,也起码能将其熔成铜,然后把铜卖出去换回五铢钱。
他们有退路——大不了融了卖铜。
但那些过分夸张的劣钱——如邓通、刘濞二人比烂搞出来的劣质四铢,乃至于太祖刘邦的三铢铅荚钱,持有者都是没有退路的。
他们无法通过熔炼那些钱,来得到可观的铜、来回收足够的财富,弥补自己的损失;他们只能靠《金布律》的法令背书,来迫使官府接盘,从而将损失转移给汉家。
刘荣显然不接受。
而不接受,就意味着在五铢钱问世之前,刘荣首先要解决掉《金布律》这一毒瘤。
哪怕不废除《金布律》,也起码要把那条恶心人的法律条令给删改掉。
但这又使得刘荣,即将以重孙辈的身份,来触碰汉家政坛现阶段,仅有的几个政治禁忌之一。
——吕太后的政治定性!(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