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开海的事,你办的不错,坐下说话吧!”
朱雄英放下奏本,端起茶杯,吹了吹上面的浮沫,抿了一小口热茶。
“谢陛下!”
朱雄英放下茶杯,问道:“开海之事,现在还有什么没做的,或者说还不能解决的事情吗?”
“有!”
李景隆很坦然的说道:“陛下,市舶司官员的人选还没有定下,臣不敢擅自做主推荐!”
朱雄英笑了笑,说道:“那你把詹徽叫来,这事让他去办吧!”
“陛下,这……”
李景隆顿时被噎住了,开海的事情都是自己在办,凭什么让詹徽吃现成的。
詹徽那个老东西,一把老骨头,都快死的人了,他干的明白吗!
开海可是一个巨大的商机,其中的财富利润不可估量,同时,掌管市舶司的官员也成了一个肥差,能在背后操作的地方实在太多了。
船长多少,吃水多少,这样的事情都是市舶司提举一句话的事,如果茶马互市是一块肥肉,那市舶司就是一碗肥瘦相间的红烧肉,那谁不想吃一口。
市舶司提举,掌管港口和海商税,注定会成为每一个官员都想去的地方,同时,也会有无数官员会在这个官位上掉脑袋。
朱雄英忍不住感慨起来,如果韩宜可还在就好了,让他掌管市舶司是最合适的。
不过,大明还是有很多品行忠贞的清官!
“你觉得市舶司该交给文官还是武将来管理?”
朱雄英冷不防的问道。
“此事重大,臣不敢妄言!”
你是皇帝,你说的算,我不参与,李景隆多精明的人了,怎么会上这种当。
朱雄英笑骂道:“你真是老狐狸!”
其实这个问题,朱雄英心中也有了定论。
市舶司必须交给文官掌管和管理!
他可太了解那些勋贵武将了,都是有钱不捞是王八蛋的主,如果把市舶司交给曹震,收三百万银子的海商税,他能给朝廷交一百万那就不错了,海上飘着的,都是他曹家的免税船了。
“给朕说句实话!”
朱雄英突然转头问道:“曹国公,海上的事,你不想搅搅吗?”
李景隆毫不犹豫的说道:“陛下,臣说句心里话,臣祖父,父亲留下的财产加上朝廷历年的赏赐三辈子都花不完,但谁又嫌钱多啊……”
“海上的利益太多,太大了,随便动一下,都是白花花的银子,臣心动,也必然心动!”
“可心动不见得就要去做啊,海上的利润大,但风险也大,市舶司也是一样,坐上提举的位子,无时无刻都是一种考验,一天两天,一年两年,甚至更多,谁又能保证守住自己的底线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