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麻有点不好意思,挠了挠头,憨声道:“刚开始的时候,确实相信……现在,我去他妈的吧!”
赵国砚很欣慰,迈步上前,一把拍在二麻的肩膀上,扯过来问:“兄弟,老莽的营地里,像你这样的聪明人,还有多少?”
二麻嘿嘿笑了两声,却道:“大哥,瞅你说的,谁也不是傻子,都在那装傻罢了。多了不敢说,营里现在至少有一半的人想要跑路,只不过大家对这片不熟,翻垛儿的还成天吓唬咱们,说官兵一到,立马把咱大伙儿都给毙了,大家不敢冒险,就只能绑在一起了。”
“剩下那一半儿,真就那么死心塌地?”
“不敢说,但据我所知,剩下那些人,都是乌营长的老班底,起码现在还挺坚定。”
赵国砚点了点头,不再言语,默默把二麻刚才说过的话,在脑子里简单捋了一遍,混编之师,粮台告急,不谙地形……
欲擒老莽,攻心为上!二麻见他不吭声,就渐渐有点心急,忙问:“大哥,该说的我都说了,你们也该给我交个底了吧?你们到底是不是官兵的线子?”
赵国砚随便含糊了几句,紧着又问:“你还没全说呢,我问你,这深更半夜的,你来找我,怎么跟那个小短腿儿交代?”
“我刚才不是说了么,队上不光我一个人想走,其他人也一样,晚上大家轮流值夜,我跟人打了个招呼,就奔这来了,压根儿就没打算再回去。”
“不行,你得回去。”
二麻皱起一脸褶子,苦瓜似地说:“大哥,你这不坑人么!”
赵国砚摇了摇头,坚持道:“你不仅要回去,还得带着任务回去。”
“什么任务?”
“你回去以后,挑那些对现状不满的人,给他们吹吹风,弃暗投明,保有一命。”
二麻听了,顿时畏缩起来,支支吾吾地说:“大哥,这事儿要是漏了,老弟可就当场挨枪子儿了。再者说,最近这两天,我也根本没机会回营地。”
赵国砚索性问道:“你们这支小队,今天到底干什么来了?”
“蹚路!”二麻悄声说,“咱们原本打算往北边儿走,乌营长在海参崴有熟人,后来派了线子过去探路,发现黑省的吴大帅派兵围堵,乌营长没招了,只好打算往南边儿迁,毕竟粮台告急,大伙儿实在是挺不住了。”
赵国砚听出了弦外之音,当即就问:“你们打算砸窑?”
想来也是,内部矛盾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