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因为谢从安的恶名使然,这两位表兄的夫人常日里都十分默契的躲在南苑,除了必要出门,极少在人前露面,难得今日竟在前院见到,也是新奇。
黄氏不过二十出头,丰面粉颊,略施薄粉,虽未出孝期,仍戴了满头的珠翠白玉,一身镶珠的裙衫拖地,行走之间摇曳生姿,琳琅有声,果然没有愧对了她那江南富商的出身。只是脸上莫名摆着副骄傲姿态,说不出是什么神情,总归带着股子懒得遮掩的轻蔑。
谢元风又是几声干笑,“弟妹怎么也来了。”
谢以山笑呵呵的的拍一拍扶手,“韩侍郎来时我们正用早饭,听说是东宫来了信,她便也嚷着说想要一同见识见识,这才一起过来了。大哥不会介意吧?”
“自然不会。”谢元风跟着笑。
韩玉落座将左右看了一回,“既然人都到齐了,表兄便开始念吧。”
谢元风憋闷的不得发作,只能继续压住,去拆印泥。他展开信纸才念了几字,脸色骤变。
韩玉本就盯着他不放,一发觉不妥,竟难掩喜色。
“怎么了?”他边问着就起身去瞧。
近处的谢以山早已半歪着身子凑近过去,原也是一张等看好戏的脸,见了那信上内容,瞬间又将神色收敛。
瞧这二人的反应,郑和宜已将心下的猜测认定了一半。又见韩玉面带揶揄,笑着转向那兄弟二人,他便更加笃定。再亲自见了信上内容,果然与所想丝毫不差。
那封信出自东宫幕僚之手,上头说的大概是刑部傅侍郎言之有理,既然两次袭击都有侯府小姐在场,自然应该查查她是否与人结怨。且百姓传言这位小姐对族人打杀过度,不得人心,或许是被人有意报复,追杀索命,不可放任不理。再有她在刑狱中毒,韩侍郎又在她住处中毒两次厄运,如何都应当在忠义侯府上认真查问。此事还应当早些办妥,好为明日的会审做足准备。
花厅里一时静悄悄的。众人各怀心事,都只盘算着如何是好。
“今日五七……”谢元风才刚开口打破沉默,外头忽然慌着跑来个小厮,喘得上气不接下气的,“东宫又来了车马,叫即刻接了郑公子去呢。”
郑和宜朝韩玉看了一眼,起身对那两兄弟道:“三司会审总是大事,东宫谋士给的提点想来是不会错的,既然从安走前将此事托付了我与韩侍郎,就请侍郎按这信上说的代为操办吧。”说罢朝韩玉轻轻颔首,疾步走了。
瞧着郑和宜离去的背影,韩玉记挂的却是早上凤清派人塞进来的信。他摸着袖中藏的珠花,心中默道:不过是因着置气才藏起了这东西,信还是让乌嬷嬷送了去的,若是他未能及时看到,便也怪不得谁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