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岁的诸葛瑾,不论是年龄还是才学,都不足以出仕。
不出仕就没有养家的钱粮。
虽然有叔父诸葛玄在帮衬,但诸葛玄同样得去出仕才能有钱粮。
上个月,诸葛玄去了荆州,准备向荆州刺史刘表讨个外放的官,至今尚未归来。
诸葛瑾知道诸葛玄的意思。
但故土难离,诸葛瑾并不想跟着诸葛玄去荆州。
而如今,青州的官学,给了诸葛瑾留在北方的机会!
“不论如何,总得去试一试。”诸葛瑾返回家中,跟诸葛颖商议。
不论是诸葛琼还是诸葛亮,都还未满十岁。
诸葛瑾能商议的人,也只有诸葛颖了。
“阿瑾,你是家中长子,这些大事就由你决定吧。”诸葛颖没有反对,只是叮嘱道:“听闻青州贼匪较多,阿瑾伱路上可要小心。”
诸葛瑾点了点头,心中已经有了决意。
而在这期间。
陶谦也得到了刘备的会面邀请。
“子仲,刘刺史已经答应老夫,将十万饥民安置在东海国。但刘刺史希望跟老夫当面谈,地点就在琅琊国的阳都城。”陶谦心情很不错。
自从得知刘备赠送糜竺《汜胜之书》《四民月令》和《曲辕犁》后,陶谦就来了心思。
这东海国地广人稀,正适合安置饥民。
但这之前,陶谦并不想安置。
青州的黄巾,有相当一部分是陶谦从徐州撵去青州的。
陶谦当时没有足够的钱粮来安置黄巾饥民,但也没办法尽数击杀,只能将其驱逐。
但现在,陶谦看到了安置饥民的好处!
若是能聚集饥民屯田,有《汜胜之书》《四民月令》和《曲辕犁》在,足以进行大规模的耕种。
这意味着,陶谦可以得到大量的粮食!
有了粮食,陶谦才能在徐州有更多的作为。
就比如讨董!
上一次,陶谦因为徐州黄巾还有残余,再加上筹措的钱粮也有些紧张,所以没能去酸枣会盟。
但陶谦对讨董同样很热忱。
那可是名望啊!
只要出兵就能得到的名望!
可出兵也是需要钱粮的。
徐州的世家豪族,除了糜竺外,都不怎么支持陶谦。
筹措讨董的钱粮,个个儿哭穷!
可贩运钱粮去青州赚钱,一个个却跟闻见了血腥味的狼群一般,一个个的都不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