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而在这复杂的局势下。
袁术又因为会盟讨董一事,对袁绍十分不满!
在整个会盟诸侯中,除了曹操外,袁术的讨董欲望是最强的。
倒不是说袁术想要匡扶汉室。
而是袁术想报袁氏灭门之仇,以及取代董卓!
董卓不受士人待见,但袁术却是出自四世三公之后,若是击败董卓,那袁术就成了匡扶大汉的社稷之臣!
出身名门,又有匡扶社稷的功劳,一旦袁术执政,公卿大臣会认可,小皇帝不会反对,天下士人的舆论也会偏向袁术。
即便袁绍等人不想听命,也不敢公然反对。
因此,在第一次会盟失败后,袁术跟孙坚达成了协议,提供粮草给孙坚,支持孙坚讨董。
同时,袁术表奏孙坚为破虏将军,兼领豫州刺史,在鲁阳厉兵秣马,准备再次讨伐董卓。
而在这个时候,袁绍又给袁术写了一封信,希望袁术能支持刘虞称帝。
刘虞在北方,袁术在南方,这支持了刘虞称帝,不就是在给袁绍做嫁衣吗?
本就不满袁绍的袁术,当即就让人将袁绍的使者给叉了出去。
而孙坚虽然依附袁术,但也想通过讨董来扬名,又在鲁阳击败了董卓的部将胡轸。
一时之间,袁术的讨董声势渐渐壮大,豪杰贤士多有因为袁术再次讨董而争相依附的。
但袁术的声势越大,其余参加过会盟的如袁绍、韩馥、张邈等人,这心中就难受了。
袁术的目的,已经显而易见了!
既然你们不讨董,这讨董我袁术自己来。
但这讨董的名望,也就是我袁术一个人的了!
“公路小儿,竟敢羞辱我!”
渤海郡。
袁绍气得脸都有些扭曲了。
想着袁术是自家人,所以袁绍就给袁术去信一起拥立刘虞。
平心而论,袁绍给袁术去信的时候,是真当袁术一家人的。
毕竟袁氏一门,门生故吏遍布天下。
袁绍在北,袁术在南,这两兄弟拥护刘虞,再有刘虞自身的名望,关东士人谁会反对?
结果袁术不仅大骂袁绍不忠不义,还直接将袁绍的使者给叉出去了!
被自家兄弟打脸,袁绍的愤怒可想而知。
冷静之后,袁绍也猜到了袁术的目的,随即看向许攸和逢纪:“子远、元图,公路不想拥立刘虞,必然还心存讨董的心思。”
“他的根基在南阳郡,要讨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