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请别驾试想,当初秦灭周时,秦长久了么?没有,十五年便覆灭了。王莽篡汉后,长久了么?没有,十五年便被光武反正。
不讲正统,纯粹以力夺取天下,便会导致人心不稳,人人都觉得,天子者不过兵强马壮者为之。嬴政灭得周天子,项羽岂灭不得秦?陈胜能自行封王,武臣便不能反叛陈胜自行封王?韩广便不能反叛武臣自行封王?
曹操若是得手,必会不顾德运正统,强行以力篡汉,届时后患,远非嬴政王莽可比。
而蜀人之所以在天下一统状态下能过得比割据状态下更好,就是仗着一统后不用那么多人去从军。
要是不能保证太平,还要无数人去从军,百姓受苦程度的降低,也就很有限了——所以,只有天下中兴于太尉的匡扶,才是对蜀地士庶长远来说最好的,如果是曹贼实施了篡逆,蜀中百姓便要再吃两遍苦、再受两茬罪!
其二,刚才你问,为何桓灵时蜀中士庶的日子,过得比刘璋初年还艰辛。这也无须讳言,就是因为桓灵时朝廷税赋之法,是举止天下而皆用的,并没有考虑到蜀地山川险阻、转运不易的特殊困难。
所以,桓灵之时,甚至更早之前,蜀中百姓事实上一直在承受比外界各州更为困苦的徭役钱粮。
但是,如今司徒和诸葛令君兄弟联手,想出了代徭钱制,与对应的租庸调法。允许某些州的百姓,缴纳钱、银以折抵田赋粮税,也允许缴纳钱、银折抵徭役。
严将军,张别驾,你们也是亲眼目睹了这个新法好处的。你们扪心自问,允许花钱代役代粮,是不是对越险远难行之地的百姓越有利?蜀道艰难,这个新法就属蜀人最受惠!
而只有天下中兴匡扶于太尉之手,司徒和令君的良法才能推行天下而皆准。要是被曹贼篡逆,他会用司徒和令君想出来的财税之法么?
到时候,你们就是蜀中百姓百世的罪人。是你们让蜀地百姓没法交钱免役免粮,让他们不得不运着几十倍重的物资出蜀交割,百代之后的蜀地百姓都会记恨他们的!”
缴纳同样价值的铜钱、银币、蜀锦,肯定比缴纳同样货值的粮食或者其他粗重货物,体积和重量都能缩减很多倍。
以蜀地的运输困难,物资体积和重量降十倍,运输成本就降十倍。为了运输付出的徭役也就降低了十倍。
代役法,租庸调法,绝对是对偏远山区人民的最大善政。
之前庞统在涪城劝降法正时,不能明着用这个理由,那不过是因为庞统内政搞得不如诸葛亮好,而且庞统搞得晚,效果不明显。
诸葛亮这边,内政的推行却是扎扎实实,殚精竭虑。而且就在严颜和张松的眼皮子底下搞的。诸葛亮的内政新法带来了多少百姓拥戴,严颜都是看在眼里的。
只是此前没人给他这么定量分析、对比分析过。
现在的秦宓,却是拿着诸葛亮给他写的劝降书和阐述文章,跟张松打配合,看似针锋相对,实则递话柄一问一答。
张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