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交战处,还有一段距离,仍旧处在箭、弹的打击范围内。很多人在奔跑的途中又连连中箭,不过眨眼功夫,只郭陆目见,就看到四五个人栽倒在地。有的是面目中创,有的是腿脚挨箭。
撑得住的,为不致影响士气,咬着牙,默不出声。可是像面门中创的,实在疼痛难忍,忍无可忍,发出惨叫呻吟。
当此时也,夜空瓦蓝,明月高悬。
皎洁的月光洒落下来,给湖水和岸上的林木披上了一层如梦如幻的外衣,今夜月明星稀,夜空中除了明月,只有寥寥的几颗星辰悬挂天边。一闪一闪地眨着眼,像是好奇地在看这场人间的厮杀。
另一边的杨慎,此时已向着韩封所在的位置冲杀过去。
他侧身避开从右侧刺来的一柄长枪,甩动左手盾牌,猛地砸在那枪手脸上,只听得一声脆响,却是砸断了那枪手的鼻骨,敌卒吃痛之下,下意识丢掉了长枪,痛呼不止,趁他掩脸之际,杨慎夺步上前,右手握住枪身,枪头向下,枪柄朝上,狠狠捅入了他的肩胛骨内,登时又是一声更为凄厉的惨叫!
干净利索地杀了一敌,杨慎却是看也不看,直接盾牌上举,挡住对面一人砍过来的长斧,顺势把长枪刺出,深入其腹,他却不
就拔枪,而是又将枪头在那人的腹内搅了一搅,及抽出时,一截肠子被跟着带了出来。
那敌卒眼睁睁看着自己被开膛破肚,又惊又骇,又是大痛,惨叫之声,直欲惊天动地,抱住肚子,跪倒在地。
连杀两人之后,杨慎方才对身后摆了摆手,叫道:「取首!」
跟在他身后的兵卒应声而出,快跑过去俯下身,推刃切过,随着鲜血涌出,将两个死不瞑目的人头先后割下,然后这亲兵便将两个首级绑在腰边,继续随着杨慎往前奔杀。
奔到韩封面前,杨慎却没有奋勇上前,他虽是悍勇之人,但方才在旁观战,却是估摸正面相抗胜算不大,自然不会去寻斗将,而是牢记郭陆的军令,先指挥手下的军卒列成了一个小小的阵型。
盾牌手在前,以抵挡韩封的双刃刀;长枪手在中,趁隙刺杀韩封;刀斧手在后,待盾牌手、长枪手合力把韩封伤住、抑或弄掉他的双刃刀,便就卷身袭之,至于杨慎则取出弓矢,在外围寻机射杀。
两汉重将,彼时的兵家阵法虽多,却皆是用在整体的大型阵法,但王政这来自后世的穿越者自然清楚「强兵」的战略价值有时候并不亚于于「良将」,他这主公的想法对天军内部影响甚大,徐州军校便因此专门从士卒的角度研究出了一些小型阵法,于是一些本该在日后才会出现的阵法直接提前数百年便问世了。
比如杨慎所排的这个阵型,军校中称为「叠阵」,便与后世岳飞所创的「三叠阵」极为接近,不过两者研发的初衷却有不同,三叠阵是为了抵消金兵与宋兵在勇武,步骑上的差距,而叠阵却是为了把天军本就卓绝的个人战力发挥到最大!
不得不说叠阵结合系统兵的效果十分惊人,十来个人方即列阵压上,瞬间便将韩封一往无前之势截断,不论他如何奋勇,怒喝连连,始终冲不出去,更是陷入了左支右挡的狼狈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