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本就精力过人,现下更充满斗志,虽文案堆积,坐客充满,应对如流,手不停笔。一桩桩的公务从他手底下过去,无不处理的妥妥帖帖。千头万绪的民事、农耕,也渐渐地变得有条不紊。
头一批的耕牛、种子、农具,在三日后被运来了当涂,早就赶去那里的顾雍与陆绩遥相呼,因为之前王政攻伐寿春之故,杨弘早就将附近县邑的兵卒抽调大半,留下来的扬州军本就不多,改编起来也是最容易的,又加上邻近首府,速度也较快。转入屯田军的士卒们,在军官们以及左右司官员的带领下,不等休整,也立刻地投入了战斗之中,赶去当涂把下邳运来的物资一车车地拉去了各地。
内忧外患的寿春在王政的总体指挥下,又迈开了向前的步伐。
所有的文官,眼下都将视线全放在了救灾和春耕之上,所有的武官,无论旧人新附,也都也全部投入了整军、改编、备战之上,明明天气一日冷过一日,因为每个人都很忙碌,江东的土地上反而呈现出愈发火热盛烈的气象。
当然,其中也不乏一些影响和谐共进的小插曲。
主角却是
甘宁。
与其他人不同,甘宁投靠王政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自家最为自豪的武勇上被王政轻易击败,故而彻底折服,而之所以会出现这一场斗将,却是当日天军兵围寿春时,甘宁与李仁曾主动向外突围,结果好巧不巧,这一日也正好是天军计划的突袭时间,两方撞在一起,甘宁当即陷入了重重包围,那些随他一路从益州先去荆州,又来扬州的几百亲兵,此役可谓死伤殆尽。
这笔账甘宁没有记在当时的天军诸将身上,反而对李仁欲杀之而后快。
为何?
因为他那时在外冲杀呼援,李仁却驻军城门,见死不救!
虽然因为王政的命令无法手刃此獠,但是若是什么都不做,甘宁自是难解怨怒,之前临时组建新军两人同在一营,甘宁觉得不便下手,随着编制的再次调整,甘宁依旧还会在新军中担任要职,而李仁这个有功却无德无能的人,却是被王政调任去了成德做了县尉。
终于不是一营袍泽了,衔恨李仁的甘宁,哪里还按捺的住?
便在李仁出城的当日,他便躲开人群耳目,独自一人垮刀持弓连追了二十多里,在芍河水边赶上了李仁一行人,先是在百步之外,一箭射掉了李仁的冠缨,旋即一夹马腹,策马冲阵,朝着阵中的李仁杀去。
此时李仁的身边明明有两百多的亲兵,却被甘宁神威所慑,纷纷胆寒,没有起到丝毫的拦截作用,防线瞬间溃散!
随后便是挥刀斩旗,单臂擒将,终于出了心口恶气的甘宁得意洋洋,高踞马上,喝问跌倒在地的李仁:「汝这匹夫,当日寿春城外,可曾想到今日会落在俺的手里?」
本就摔得灰头土脸的李仁战战栗栗,话里尽是惶恐:「甘兴霸,你莫要忘了州牧说过...」
「呸!「
甘宁一记马鞭猛地抽出,剧痛之下的李仁登时全身痉挛,抱头惨叫,「将军只说不能杀你,可没说过不能打你!」
「袁公麾下,都是尔等这般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