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是最好不要刻薄寡恩。
能在原本的历史上游走各方诸侯多年,自成一股独立势力,最后还能在曹操、曹丕这对雄猜父子的眼皮之下得到善终,臧霸自然是个一等一的聪明人,闻弦歌便知雅意。
也不知是王政的高魅力起了效果,还是这段时间对天军的实力彻底清楚,愈发看好之下,已是下了真心投靠的决定,臧霸的表现倒是非常干脆,毫无犹豫直接便道:
「徐
州有徐方、金余两位将军镇守足矣,末将之前听得吴、黄几位将军在江东大显身手,实是眼热,州牧若能不弃,末将亦愿全力以赴,率军向前,求个裂土之功!」
听到这话,王政自是大为欣然,连连点头,而在宴席散后不过一个时辰,臧霸又再次主动前往王宫求见,竟是一回使馆便赶忙写了一个条陈,主动提议率军前去历阳镇守。
历阳乃是九江郡最东边的县邑,邻接长江,对面便是丹阳的牛渚和石城,当初孙策奉袁术之名攻打扬州刺史刘繇,正是走的这条路线。
从这一点便可看出臧霸宴席上的话并非虚言,这让王政连连感慨道:「能得宣高这等大将赤胆,黄天待吾何其厚也?」。
当然,感慨之意是真的,感慨的话却是未必臧霸的这番举动的确让王政对其刮目相看,但更多却是感慨对方的知情,识趣,而不是什么赤胆忠心。
毕竟对方并没有申请入队,能有多赤,能有多忠,还是个问号嘛。
另外如于禁、昌豨等守疆之将,甘宁、张辽等新附之将臣,也都分有封赏。
因为张昭初至寿春,还没和郭嘉,陆绩将目前天军的军功爵位确定定下,所以暂时众将都只是封赏官职,其他江东旧将,较有军权的,或者选入新建地军三部的四营,或者改调入屯田军,充任军职。
被淘汰掉的后者中,若有不想再从军的,转任地方,视其军职的高低,赏赐银钱,给以文职,不过给的文职都是闲差,意思很明白,用俸禄养着他们就是了,这方面王政还是讲究的,夺了别人的军权,总不能不给点补偿吧?
当然,我讲究你也得讲究了,这样的情况下要是还有人胆敢心怀不满,出些什么幺蛾子的,那可就不能怪他心狠手辣了。
......
刚给一群武将论功行赏完毕,王政又将视线转向了另一边。
陆绩不久前已经代表九江郡正式向下邳发出了请求春耕援助的公文,行调协两地左右司事。
其实这已不过是例行公事,王政点了头,张昭过了目,自然是一路绿灯,水到渠成。
当然,即便如此,王政这位徐州牧依旧亲自关注进展,毕竟毋庸置疑,这才是眼下寿春乃至九江、庐江两郡最需要紧急办理的事情了。
陆绩的劲头很高,毕竟在他看来,一介狂生竖儒的祢衡竟能得到王政这般的宽容和礼遇,固然是德不配位,但另一方面来说,不也正说明自己选对了一位主公么?
有能力,有志向,关键是重情重义啊!
既然如此,他自然要把握住这个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