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倭国关起来门来的称呼罢了,从未摆在明面上。
鸟羽天皇朗声道:“贵国使节不远万里,远渡汪洋而来,所为何事?”
他的中原官员一般般,发音生硬,不过咬字倒是还算准。
寅先生从袖兜中取出国书,高声道:“奉我国陛下旨意,前来递交国书。”
一名侍官上前一步,接过国书,递交到鸟羽天皇的手中。
手握国书,鸟羽天皇翻看起来。
看着看着,他的面色一变,眉头渐渐蹙起。
啪!鸟羽天皇合上国书,面色阴沉道:“我国对贵国向来恭敬,贵国商贾前来贸易,也是礼遇有加,然贵国皇帝是否太过霸道了?”
他原本以为所谓的国书,与宋国无异,不外乎是两国交好,开通商贸,互通有无。
结果,他低估了齐国皇帝的野心和霸道。
闻言,一众倭国朝臣的目光纷纷投向国书,想看一看中国皇帝到底说了甚么,让鸟羽天皇当众失态。
寅先生面色毫无波澜,答道:“汉朝之时,倭国派遣使节前来中原,请求册封,而今金印犹在,我国陛下要求倭国称臣,合情合理,何谈霸道一说?”
事实上在宋之前,倭国先后接受过中国两次册封。
第一次是东汉时期,倭国遣使来到汉朝,希望能接受光武帝刘秀的册封,于是刘秀赐给倭奴国王金印。
金印底座刻有【汉委奴国王】五个字,委便是倭。
这枚金印后来一直被倭国当成王权的象征,在每一代天皇手中流传。
第二次册封,则是刘宋时期,气吞万里如虎的刘老虎打下南国基业后不久,倭国便派遣使节向刘宋纳贡称臣。
并且刘宋期间,倭国连续五位国君都派遣使节前来纳贡,合称“倭五王”。
这番话让鸟羽天皇面色一滞,无从反驳。
汉朝赐下的金印乃是皇室一系的传承之物,金印犹在,按理说倭国就还是中原的臣子,合情合理。
不待鸟羽天皇反驳,寅先生继续说道:“天无二子,地无二皇,我国陛下乃天下共主,万邦皇帝,倭国国君自称天皇,已逾制,往后当自削天皇之称,改为国主!”
这份国书,本就是马扩自行纂写,意在激怒倭国,使得宣战名正言顺。
所以,自然不会客气。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