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韩桢吩咐道:“谢卿且回去准备一番,过几日便出发。”
“臣告退。”
目送谢鼎离去的背影,韩桢起身活动了一番筋骨,随口问道:“赵佶可去上值了?”
守在一旁的刘昌立马答道:“回禀陛下,去了,不过迟了一个多时辰。”
“去了就行。”
韩桢毫不在意对方迟到,反正固定五个时辰,干完才能下值,甚么时辰去都一样。
闻言,刘昌迟疑道:“陛下,赵佶靠着贩卖墨宝,赚了不少钱,怕是起不到惩戒的效果。”
韩桢摇头失笑道:“伱把富商们都当成傻子了?赵佶潇洒不了多久。”
就赵佶那德行,别说八千贯,就是八万贯,用不了两天也会糟蹋光。
没钱了,不外乎继续卖书画。
可问题是,物以稀为贵,昨日对联能卖上高价,那是占了头一份的光儿。
往后价格只会越来越低,直至彻底不值钱。
“陛下,南方急报!”
就在这时,老九快步踏入殿中。
韩桢面色不变,结果战报查看起来。
嗯?刘光世、张俊疯了,明知赵佶被俘的情况下,竟还敢主动伏击吴璘。
虽然吴璘果断趁夜突袭,没造成甚么太大的损失,可刘光世的做法,却让韩桢不解。
韩桢皱眉道:“这厮想效仿藩镇割据?”
可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对,藩镇割据的前提,是有极高的威望,光有兵还不行。
刘光世与辛兴宗乃是当之无愧的草包将军,张俊打仗倒是有一手,可性情跋扈,在宋军中的威望都算不得高,上头有种家、折家,再往下是姚、刘两家,此外还有杨惟忠、何灌、王彦等一众名将。
论军中威望,怎么也轮不到他们三人。
更何况,他们俱都是北人,在福建毫无根基,麾下将士大多都是江南和两浙人士,这种情况下,如何割据一方?正因如此,所以才更显得此次伏击诡异。
“不对劲。”
韩桢吩咐道:“唤林丛入殿觐见。”
直觉告诉他,福建定然有变。
一刻钟后,小虫行色匆匆的走进大殿,躬身道:“见过韩二哥。”
韩桢没有废话,开门见山的问道:“密谍司设在福建的千户所,近日可有消息传来?”
林丛摇摇头:“并无,福建临海,这段时日正是飓风肆掠之时,蛟水多发,即便有情报,一时半会怕是也传不出来。”
韩桢正色道:“福建方面一有情报传回,立即向我汇报。”
“俺省的。”
林丛郑重地点点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