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诡三国 > 第2495章大汉风

第2495章大汉风

r />     这一点母庸置疑。因为下面的风都是散乱的,若是要以下面的为准,那么上面的自然就是昏头昏脑,毫无头绪。

    所以只有在政治层面上的风气统一了,才会对于整个大汉社会层面造成影响。

    就像是西汉初期,因为上层政治层面的原因,导致很多时候为了解决问题,就是急躁的推出各种法律法规,而这些法律法规又因为相互之间没有很好的系统化,最终导致相互违背,甚至冲突。

    西汉当中就有记载说当时的『律令凡三百五十九章……文书盈于几阁,典者不能遍睹』,说明大汉当时即便是专门的法律工作者,也无法适应这种混乱且无序的律法,更谈不上利用律法来有效的解决纠纷,调理社会冲突了。

    以至变成了,『人轻犯法,吏易杀人』!

    动不动就出台一个什么新法规,根本不讲究什么相互关联,也不管什么后续影响,顾头不顾腚的法律法规,使得在汉武帝之时酷吏横行。这些酷吏或许有个别人是忠心为国,但是绝大多数都是借着鸡毛当令箭,以各种拗口混乱的法律法规谋取个人私欲,『刚暴强人』,害人不浅。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吃过了苦头的大汉上层建筑开始转变了风向,开始求谨求厚。

    东汉光武帝中兴之时,光武帝自己就非常严谨,持重避轻,不浮夸不奢靡,『身衣大练,色无重彩,耳不听郑卫之音,手不持珠玉之玩』,有这样一个皇帝在前,大臣们自然也必须保持一致。

    嗯,至少在开会的时候保持一致。

    另外一个方面,因为刘秀约束自己,所以他也对大臣,尤其是功臣较为宽厚。他常告戒功臣『宜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战战慄慄,日慎一日。』

    这无疑是比较成功的,在光武帝时期的功臣,多数能够善终。不像西汉开国将帅彼此间常常怒目相向,甚至刀兵相见,争功争赏,人脑子打出狗脑花出来……

    而当下斐潜召开这样的一个会议,就很自然的被众人认为是类似于光武帝这样的举措,是为了提前安排和告戒群臣,要约束自身,要兢兢业业。

    这无疑是一件非常振奋人心的事情。

    一方面说明了斐潜并非想要完全摒弃经文,驱逐儒家,另外一方面也说明斐潜是一个成熟的政治领导者,能够未雨绸缪,胜过亡羊补牢。

    毕竟这个世界上,还有许多领导者是亡羊还不补牢的……

    『如今天下轻悍好斗,大河上下,大江南北,人皆轻心,动则攻剽椎埋,亦有劫人作奸者不知凡几……』

    『当荡涤烦苛之法,每事务于宽厚是也……』

    『正是,若以敢悍精敏,巧附文理,风行霜烈,擎誉喧赫之辈为上,恐事不安民不宁,社稷难以稳固,天下亦不得安生啊!』

    『骠骑大将军如今以进贤良,摒绝贪腐,退弃酷苛,正是仁厚之政,天下之福也!』

    『虽说如此,然律不可尽免。所谓掘冢铸币,任侠并兼,借交报仇,篡逐幽隐,不避法禁,走死地如鹫者,当严惩不怠!』

    『……』

    讨论相当的激烈。

 &>>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我在英超造豪门大夏镇夜司娱乐盗墓:扮演闷油瓶,队友杨密师妹表白不成想要囚禁我宇宙无限食堂萌宝大佬不好惹,打着奶嗝躺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