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遣军执行同样的标准。
但是在军械装备上,目前他们只能拿到从征东先遣军各大团营淘汰下来的,或者征东先遣军各大团营挑选剩下的东西。
这一点,杨振虽然没有明说过,但是不管是主持协理营务处的张得贵,还是主持旅顺北城大军械库的潘文茂,对此早已心照不宣了。
同样,其他各路协守总兵官对此也是心知肚明,不过他们并不怎么在乎。
因为他们自己原有的兵马部众,也就是他们自己所谓的嫡系营头,都不是纯火器营头。
他们自己原有的兵马部众里面,什么燧发枪、飞将军、冲天炮以及重型红夷大炮的配备比例,本来就微乎其微,有的根本就是一片空白,并没有形成全面仰赖火器作战的作战习惯。
与此相应的是,金海镇各路团营里面的火器队伍,几乎清一色都是杨振派过去,混编其中的亲信人马。
对于他们自己团营下编配的这些火器队伍的装备问题,各路协守总兵也都放心的很,知道杨振不会亏待这些人,因此也懒得插手其中。
那么第三类,就是忠义归明军这样的附随仆从军了。
对于这样一类的人马队伍,杨振是不会下太多的力气装备训练他们的。
至少在他们赢得杨振的绝对信任之前,杨振是不会下太多的力气装备训练他们的。
如果他们在战场上一触即溃,那么给他们再好的装备,到最后也只是白白便宜了自己的敌人。
所以,对于忠义归明军的整编要求,目前杨振主要是让他们大量编练长矛手、弓弩手和长牌手哨队,以及几个哨队的轻骑兵。
杨振的征东军主力以及金海镇各路的地方守御兵马,之所以一直不怎么敢跟清虏大军打野战,原因有很多。
但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因为在野外缺乏地利条件,缺乏有效防护的情况下,不管是火器编配占比较高的征东军各部,还是其他地方团营,都扛不住清虏大队骑兵的冲击。
杨振自己也很清楚,以往每次作战,基本上都在他自己选定的地点,在提前构筑好的阵地上进行的。
说白了,他对清虏开展的每一次作战,除了少量的奇袭作战之外,基本上都是在自己精心营造好的战场上开展的积极的防御作战。
这样的作战方法,实际上是比较被动的,等于是等着敌人来打自己。
要想取得战果,就只能等着敌人掉进自己预设好的陷阱之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