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杨振的聘礼到了以后方能进行。
杨振这边送走了安五伦一行人之后,他离开镇江堡南归的事情,也正式提上了日程。
崇祯十四年正月二十四日,杨振带着张臣、张国淦、李守忠、仇必勇等人,也带着征东先遣军的火枪团营主力,先行踏上了南下的归途。
当然了,送走沉器远的使者安五伦以后,已成功升级为杨振“长辈”的沉器成,同样也没有必要再继续留在镇江堡了。
他跟林庆业两个,也正发愁暂驻跟船驻泊在石城岛附近的大批来归朝人义兵义民的安置问题。
所以,也跟着杨振先行南归的队伍一起离开了镇江堡城。
与此相应的是,作为征东先遣军中军副将兼掷弹兵团营主将的李禄,则被杨振留在了后队,跟杨珅等人一起,负责整个后续大队人马的南下行程。
至于新编的忠义归明军各部人马,已在镇江堡军前的,一律暂时留镇江堡军前效力。
比如忠义归明军都指挥使安应昌所部人马,以及忠义归明军兵马都虞侯柳林所部人马,就是如此。
毕竟镇江堡一带还有相当多的事务需要处理,也不能杨振离开了以后,他们就一拍两散。
至于不在镇江堡军前的,比如沉器成从平壌带来的人马百姓以及林庆业的水军船队,则要尽快开赴杨振给他指定的驻屯地——东西高丽城子一带整编整训。
对于忠义归明军具体整编整训的事情,杨振也不想插手干预太多,只给他们点了点大体的方向。
杨振当然是不会拿出金海镇各路兵马自己都配备不是很充分的枪炮火器来武装他们的。
事实上,在杨振的心目当中,他麾下的兵马,算上忠义归明军在内,大体上被他分为了三大类别:
第一类,当然是杨振自己直领的征东先遣军,目前包括有征东军的三大火器团营。
这是杨振嫡系的嫡系,不管是军械装备,还是粮饷补给,都是排在最优先的位置。
第二类,则是金海镇辖下东南西北中各路兵马营头,同时也包括松山团营以及刚刚新编的安东团营所属兵马。
这里边的人马队伍,构成比较混杂,什么人都有,既有杨振安排进去的亲信人马,也有各路协守总兵原属自己的营头。
他们在杨振的心目当中,是金海镇辖内驻屯各路的地方守卫兵马,地位仅次于杨振这个征东将军直领的征东先遣军。
在粮饷补给的问题上,他们跟征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