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上朝船队这边指指点点。
此时夜已深,早已入了亥时了,周边一片黑黢黢,唯有镇江门上灯火通明。
杨振手里的千里镜,此时用在别处当然没有什么用,可是用来观察镇江门却看得分外清楚。
“站在尼堪左边的那个人是谁?”
杨振用千里镜看了一会儿,认出了此前刚刚见过面的敬谨贝勒尼堪,也认出了那个见多识广的朝奸韩润。
但是当他用千里镜寻找另一个朝奸古尔马浑的时候,竟然发现了一个站在尼堪左边却身穿明制官服的陌生人物。
那人约莫五十来岁,留着八字须山羊胡,身着黑色的圆领袍,高高的乌纱帽,竟未剃发。
这么怪异的画面,一时让杨振惊讶不已。
“这个,卑职倒是未曾留意。”
或许那个衣着明制官服的人物刚刚出现,又或许是张臣方才只顾着看确认尼堪和韩润的身份了,他竟没看见那个人。
杨振听见他这么说,立刻将千里镜递给了他。
张臣连忙接过去举起再往镇江门上观看,这回也看见了那个在鞑子堆里穿着类似大明官服的人物。
“这个,不可能是我大明官员到此。如果卑职所料不差的话,此人必是朝人官员无疑。”
张臣看了又看,突然意识到此地距离李朝这么近,只有一江之隔而已,那人一定朝人官员无疑了。
杨振听见他这么说,当即也意识到了这一点。
“必是朝人官员,必是朝人官员,快叫林将军下来!”
杨振意识到那是朝人官员之后,心里面随即就想到了那个与林庆业兵分两路,走陆路押送粮草给满鞑子大军使用的平安道兵马节度使柳林。
如果他是平安兵使柳林的话,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一些了。
杨振这边话音刚落,就听见船舱上一阵急切的脚步声传来,随即又听见林庆业风风火火的声音在舱梯口说道:
“不必了,下官正有事要请示都督!”
“哦?何事?”
“都督,那个古尔马浑,也就是郑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