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历代王朝更迭 > 第117章“鸡鸣台”传说的由来

第117章“鸡鸣台”传说的由来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真的没有任何信义可言吗?既然秦国如此不讲信义和仁道,那么其他各国如果不能与秦国并驾齐驱,就要反其道而行之。这群人的代表,就是“战国四公子”:魏国的信陵君、赵国的平原君、齐国的孟尝君、楚国的春申君。魏、赵、齐、楚四国都是当时的强国,秦国也是强国却没有这类人,因为秦国根本不信这一套。

    眼看秦国越来越强大,各国自然不甘心坐以待毙,为了对付秦国的入侵和挽救本国的灭亡,各国想尽办法以网罗人才。其中有一大批人以信义著称,他们礼贤下士,广招宾客(门客或者食客。他们以期通过这种方式,扩大自己的势力,彰显自己的名声,在关键时刻保家卫国。他们的方式是争相养“士”(包括策士、方士、学士或术士以及食客,其中的杰出代表就是时人所称的“战国四公子”。

    对于齐国孟尝君,司马迁曾评价说道:“吾尝过薛,其俗闾里率多暴桀子弟,与邹、鲁殊。问其故,曰:‘孟尝君招致天下任侠,奸人入薛中盖六万余家矣。’世之传孟尝君好客自喜,名不虚矣。”可见孟尝君为人,如先前所述,喜好广纳天下贤才,为天下所共知。也正是有了如孟尝君这种人的存在,齐国才得以历经多年而不衰,秦国等强国才没有轻而易举地将其灭掉。

    孟尝君才思敏捷、学贯古今,在当时名望很高。秦昭襄王听说孟尝君贤能,就先派泾阳君到齐国作人质,后请求见到孟尝君。

    就在孟尝君准备去秦国的时候,宾客们都不赞成,众人皆规劝他,但他执意前行。这时因参加离间的关系而陪伴燕王质子在齐国做大臣的苏秦进言了,为了破坏秦国和齐国的联盟,他极力反对孟尝君入秦。他给出了一个很是冠冕堂皇的理由:与其和秦国联合,做秦国的棋子,为其东征提供方便之门,到头来什么也没有。还不如转身去灭掉西边的邻国宋国,以为齐国西进打开通道。这句话暗自合乎了齐王吞并宋国的野心,但是孟尝君似乎看到了苏秦的意图,故而将计就计,认为只有联合秦国,才能够为齐国吞并宋国提供最好的条件。

    此时孟尝君的门客苏代也向他进言,这下,孟尝君不得不慎重考虑入秦事宜了。

    和其兄长苏秦一样,苏代也是战国时纵横家。关于苏代,在《战国策》、《史记·苏秦传》、谯周《古史考》、鱼豢的文章中都有相关记载。记载中说,苏代为东周洛阳人,是苏秦的族弟。初事燕王哙,又事齐湣王。回到燕国,遇子之之乱,复至齐、至宋,最后,被燕昭王召为上卿。当时说,苏秦有兄弟五人,其余分别是代、厉、辟、鹄,师从战国奇人鬼谷子。此时,苏代就在孟尝君门下做事。

    眼看孟尝君执意要前往秦国,苏代便站出来对他说:“今天早上,下臣从外面来到宫殿,见到一个木偶人和一个土偶人,他们竟然正在交谈。其中一个木偶人说道:‘天一下雨,你就要坍毁了。’另一个土偶人说:‘我是由泥土生成的,即使坍毁,也要归回到泥土里,这样就无所畏惧。而你呢?若天真的下起雨来,水流便会冲着你跑,你被水一冲,就会从此四海为家、无所归依。’当今的秦国,是个如虎似狼的国家,而您执意前往,难道想做那个木偶人?一旦您回不来,土偶人该怎样嘲笑您呢?”

    孟尝君听后,觉得似乎有几分道理。只可惜,君王之命难违,就在他准备不去秦国之时,齐王下令,让他必须前去和秦国修好。

    在宣太后和秦昭襄王的一>>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诡秘:从学徒到高维俯视者系统早来六十年,从一岁开始逆袭宇宙无限食堂猎人:我死了也变强了渣男装深情骗她十年,京圈太子上门抢人火影:天赋词条,开局大筒木血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