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
“掉头!速归江都!”
在上岸的数十士卒以及深入樊良湖的走舸归来禀报,声称没有看到任何人影的时候,他立即让船队前军改后军,急速往江都坞堡而归。
而已然赶到此地的夏侯惠,在看到吴兵船队开始掉头时,也不由感慨几无败绩的孙韶并非浪得虚名。
从广武湖逃去匡琦城报信的军士,就是他引骑截杀的。
为了能顺利拔掉匡琦城。
但没有想到的是,这样的做法竟是将孙韶给惊走了。
所谓舍本逐末,不外如此了罢。
当然了,他也没有自责太久,战场本就是瞬息万变的、敌军也不会事事按照自己的期盼步步入彀的。
与其徒作感慨,还不如尝试着亡羊补牢。
故而,他当机立断,不再等邓艾部的三百士卒了,而是让麾下骑卒不再吝啬马力不再隐藏踪迹,全速赶去江都。指望着能在孙韶抵达江都之时,自己也能赶到与乐良等人前后夹击,将孙韶永远的留在大江北岸。
这也是现今唯一的办法。
吴兵不上岸,魏军是无法袭击的。
能否逼迫孙韶上岸,唯有的希望,就在于乐良与焦彝等部攻破江都坞堡以及拦截水道的速度了。
而此时返身归去的吴军船队,也发现不再隐藏踪迹的魏军。
看到了成建制的骑兵,对大江北岸魏军各部了如指掌的孙韶,当然也知道了这些魏军都是来自淮南。
魏国在淮南驻军,要比青徐的驻军精锐得多。
能被委以奔袭数百里之外重任的将士,更是精挑细选而出。
若是自己被截留在北岸,恐凶多吉少。
故而他也下令敲响了战鼓,再次让水师各将佐督促划船的士卒加速,不惜一切代价回到大江之上。
一场以存亡为筹码的时间竞速,在魏吴之间开启。
孰能胜出?
孙韶与夏侯惠都坚信是己方。
但可以左右这场生死竞速胜负的乐良等人,则是提前奠定了胜利的基础。
因为,在孙韶引着船队抵达广武湖时,江都坞堡就已然易主!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江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