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具体时间。
最重要的是,若是他能被擢入天子恩科里,不用出生入死就能出人头地,那可比当私兵部曲划算多了!
怎么能不搏一次呢!
故而,他在归去的时候,谨记着夏侯惠的“为尔前程思虑,日后不可复与我联系,以免落了徇私舞弊之口实”的叮嘱,盈泪满眶的拜别。
因为夏侯惠这番举荐对他堪称恩同再造啊~
在九品官人制已然推行的今日,尚且有几人能给予黎庶转变为“士”的机会呢?
而夏侯惠不想收黄就为扈从还有另一个缘由。
那就是他已然有人选了!
源于一千户士家乃是从兖州选拔的干系,在兖州济阴郡任职典农校尉的夏侯威,也很快就知道了他成为将主之事。
早年好游侠的夏侯威结识了许多草莽之徒,亦养了不少门客。
故而,在念及骨肉亲情之下,他便对自己的门客问了一番,是否有愿意去给夏侯惠当扈从、搏出个前程者。因为以他先任职县令后转为典农校尉的履历来推算,是很难有机会督兵临阵的——就算日后转迁了,也会是郡守之类的牧民官。
所以,也很难为这些草莽出身的门客谋个前程。
只不过,绝大数门客都回绝了。
一来,是他们与夏侯惠不熟悉,不了解其人品行如何,故而不敢以性命托付。
另一则是他们闲散惯了,不喜欢被约束,习惯不了枯燥无趣且还动则行军法斩首的行伍生活。
但先前护送夏侯惠来寿春的苟泉、张立这两位倒是来了。
且甫一冒着风雪赶到寿春,见了夏侯惠攀谈了几句后,便问夏侯惠愿不愿意相信他们。
如果愿意,他们就归去乡闾为夏侯惠招来二三十骁勇之徒。
嗯,此二人皆是兖州泰山郡人。
祖上与乡闾在汉室失纲的天下丧乱期间藏在泰山中亦寇亦民,如今虽然已然出山成为黎庶了,但尚武之风不曾有改。
对此,夏侯惠自是大喜过望。
他四兄夏侯威看人是很准的,苟泉与张立二人能被收为门客,品行上自然是没有什么问题。
且泰山郡出精兵啊!
不管是先前鲍信与于禁督领的泰山兵,还是臧霸孙观等人聚拢的泰山贼,都以战力强悍著称。
最重要的是,泰山郡乃属故鲁地。
其民风崇礼尚义,最是适合引为扈从部曲了!
但他刚应下苟泉与张立之言,就发现自己忽略一个很大的问题。
由于先前他动不动就割肉置酒与袍泽同乐,俸禄早就花光了,以致如今他拿不出招募扈从部曲的安家费了
且扈从是私兵,朝廷可不会帮忙养着,以后的日常用度同样是一笔大开销。
思来想去,他便做了封书信,让苟泉与张立带去谯县寻孙侃,让孙侃先出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