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兵卒,日后可是要转为常备戎兵的,自然不会要老弱病残。而以邓艾的年纪计算,他的身体已然开始走下坡路了,并不符合募兵的标准。
就在邓艾应募之事,录册的小吏直接就以年龄过大回绝了的。
但邓艾性情颇为执拗,被回绝后也不气馁,而是每日都跑去募兵处申请一次。
让那录册的小吏不胜其烦。
差点没唤随行在侧的兵士以扰乱募兵之名,将邓艾拿下杖责了。
不过,最终那小吏还是将邓艾给录进入了名册。
理由很好笑。
乃是长社县各个民屯应募的屯田客太少了,都公布募兵旬日了,应募之人竟无有十个.
且本郡的典农都尉也使了点气力。
这位典农都尉是天子曹叡整治屯田积弊后,才得以转来颍川任职的,亦听闻过邓艾先前常有顶撞上官、认死理的事情,便想着趁此机会将这个刺头给送走。
乃是以“稻田守丛草吏艾,素有从戎报国之志,虽年纪超纲,然其心可勉。如今淮南筹备新军,百废待兴,以艾熟稔屯田事务或可裨益,故特许转为军籍”这样的言辞打动了募兵主司,变相的全了邓艾所愿。
淮南,寿春。
从当涂县带着四五乡里少年倍道兼程赶来的黄就,只在寿春呆了一夜便再次启程归去。
夏侯惠回绝了他想成为部曲扈从的请求。
理由有些说不出口。
那是因为他看到黄就身躯不甚健壮、武艺也很一般,故而担心黄就日后很难在战场上活下来
毕竟,他临阵时可不会一直躲在后阵观看敌情。
而且其父黄季都阵亡了,若黄就也战死,那不就是父子皆战死在他麾下?
这种恶名还是能免就免了吧。
不过,被回绝的黄就丝毫都没有被鄙夷的愤慨,反而是感恩戴德的归去。
因为夏侯惠给了谋了一个十分光明的前程。
是夜,夏侯惠与他坐谈时,还细细问了他在乡里的状况。
待得悉他只读过论语与孝经,但却对律法颇为喜欢后,便告诉了他天子恩科之事。
让他归去乡里闭户悉心钻研律法,待一二岁小有所成后,夏侯惠会让作书给辅助蒋济主天子恩科的杜恕,让杜恕察他出身、品行与所学,看能否适合录他为天子门生。
黄就出身是没有问题的。
世代为黎庶,且还是死难王事的戎卒之后,最是符合天子恩科的擢拔条件。
品行也没什么问题。
都能被郡县辟为游缴之人,当然不是作奸犯科之辈。
至于所学嘛,那就是这一两年黄就需要自己努力的事情了。
黄就觉得自己能入了杜恕之眼。
一两年学无成,那就努力个三四年嘛,反正夏侯惠也没有限定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