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一直都很低迷,实在让人难受。
可能跟看的内容有关?不够现代化?最近看的是历史、哲学方面的,有些还是比较古老的,难怪总提不起兴致,甚至影响了整体状态。
今晚刚看完一本书,是关于国学常识。
每次看完一本书,就会去新翻一本一出来看,今晚就找了一本励志方面的书,看着是舒服多了,而且都是些现代语言,非常通俗易懂,不像国学、哲学、还有一些学术方面的书那样,有些文绉绉的,有些是字都认识,但连起来,就是一片茫然,还是基础知识积累不够吧,不够道行,有可能是有些书,太过聚合了,需要把里边提到的人物和相关书籍,先去阅读一番,再来看,就类似于影评、书评这样的,没对原著了解过,脑子没印象,然后就直接看点评,那肯定就是云里雾里的,而且这种文章都带有作者的主观理解,不一定是原著的意思,说不定还会被带偏。
今晚翻看这本书,就看着心情舒爽,甚至看了前言,就有想写作的欲望。写的也不是多么重要的东西,就是觉得应该写下来,主要意思就是,看书需要轮替,尤其是看一些深度严肃的书,几本看完后,一定要一本通俗易懂的带有励志的书,来让自己转换心情,不要一直沉浸在严肃的氛围中。
人生匆匆,看严肃的书可以加深对人生和世界的理解,是没错,但还是得有生活乐趣,而且这些励志书写的通俗易懂,也未必是内容肤浅,甚至可能是因为那些深度的书的作者,故意写的深奥,装大师。真的大师,写的深度内容,一定是通俗易懂的,而不是那么晦涩难懂,甚至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