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你,做什么都是错的情况是存在的,严格来说,没有绝对对的事,所以,总有人能抓住某一个弱点批评你,你守护本心,会遭到挫折,你背弃本心,依然是要遭受挫折的。所以挫不挫折不是重点,重点是,你觉得自己所做之事是否在你来看是很正确的事,然后击败所有挫折,撑下去。背叛不意味着成功,坚持也不意味着失败,这些都是无关联的。做事情也不是为了不受委屈,做事情只是觉得这件事值得去做而已。可千万不要玻璃心,玻璃心碰到空气都会碎,也许它抱怨着激烈一些的风。
亲切是因为有相同的文化、相同的生活、相同的境遇、相同的思想,而不一定非要是认识对方的名字。此谓,“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相邻不相识。”这里的缘,指的是几种巧合,不相识有一种刻意回避之感,并不是任由情感发展的。
知道有什么用?不客气一点说,但凡是生物,都有知晓一个事物的本事,有什么值得夸耀的?用自己知道去嘲笑不知道,那也太无聊了吧。重点一定是做出来,而不是知道。再不全面的作品,也比再全面的知晓更有意义。
不要尝试阻止既定的事实。你可以不参加,但是不要反对,因为反对无效,还会把自己孤立。
有些事没必要挑错,吸收正确的足矣。不是小孩了,老是挑刺又没人奖励你糖吃,也不能证明你多高级。无不无聊。
自行了断总是体面的。孤独是一种很好的选择,至少在外部看来不拖泥带水。
一直强调,不要机械地凑。
以学习为借口玩是很可耻的,玩就玩嘛!干嘛用自己忙挡着?
不是所有的感情都要激烈地表达出来,有时候你可以温柔一些,轻一些。放下屠刀任人宰割?
禁不起推敲,所以傻乎乎地相信一些也不错。
眼睛被钳住了,但是没有什么收获。知道这样还不想办法避免一下?
一开始并不存在很多目的,然而随着它的使用,目的逐渐被挖掘出来。总觉着有点因果倒置。
模糊就是烟幕,它似乎在庇护着什么。有好有坏,究竟是什么呢?大部分的行动都是在迷雾之下的,这导致了统计学产生了偏差。有时也豢养同谋,呵,在迷雾之下,做什么不可以呢?我并不批判好人,我只是在批判坏人真坏,以及批判模糊滋生了这种坏而已。
要充分考虑事物的破坏力,不能想当然地认为,你说一句不许大声喧哗,大家就不喧哗了,那是不可能的。
释怀好了。
又想到了韩非先生。可是有哪些思想是不好的么?少啊!主要就是行动的时候犯错。无法解决这样的矛盾。
我得出的结论是,无论是怎样促进消费,都不能奢靡。因为最终买单的人是生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