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而他们这些人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把这些诗词赏析出来,分析它们好在哪,分析它们为什么好?
或许境遇不同、年纪不同,但是对诗词的记忆都是相同的,因为总有那么一首诗会触动内心,带给人们似曾相识的感动。
或许他们的贡献不如诗词的创作者来的那么直接,但他们绝对担得起文人这么一个称呼,让诗词文化得以传承至今。
“好啊,好小子,我终于知道那几个老东西为什么这么喜欢你了……”
当时他愣在原地半晌,不知道该说点什么,他不会觉得尴尬,他只是有些感慨,他们花一生的时间研究诗词歌赋,到头来,却没能留下任何东西。
每个人都曾有过这样、那样的经历。
举个例子,你让蒲潼拿这些诗出来容易,但他只是依葫芦画瓢直接背,但不一定理解其中的深意。
“姜老师有些谦虚了,衡量一个文化人的可不只有作品,研究方向也是很重要的一点。”
“好小子,你愿意加入我们诗词协会吗?”
“我愿意的,前辈。”
比起拿着现成古诗词出来的他,这些真正为中华诗词文化做出贡献的老师们,不是要比他更伟大吗?
蒲潼的一番见解说的电话里姜思榭满面潮红,他实在没想到,这小家伙居然有着这样的远见卓识。
很多人之所以能直观地感受到更多诗词之美,这些研究诗词的专家学者在其中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只有经过解读,赏析,才能提高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水平,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
这要换做别人,手底下有十几首经典的古诗词,估计早已经目中无人目空一切了,但蒲潼正是年轻气盛的环节,居然还有这样的格局,着实有些让他钦佩。
他之所以选择加入,也不是为了别的,只是想让自己还记得的这些古典诗词有个更好的平台。
被更多人铭记。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