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冲锋枪。
至于步枪、重机枪、迫击炮、手榴弹和各种弹药,都放在箱子里和伞兵一起投送。
人枪分离虽然降低了非战斗损伤,但战士们很容易在没有拿到主武器前就跟敌人交火,最终因为火力和弹药不足战死沙场。
这个问题,陆战一团在经历过中条山战役后,便想出了更好的解决方法。
那就是在伞兵们未实施大规模空降之前,先派遣滑翔机部队,将全副武装且携带重武器的士兵们,提前送到伞兵的降落区域,清除并占领敌人的火力点。
克里特岛战役中,德三总计伤亡六千多人,其中伞兵就占了75%,各种运输机和作战飞机也损失近半。
造成惨剧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带英的情报组织更厉害,在战役开始前就通过Ultra截听到了敌人的作战计划。
当时克里特岛上足足驻扎了四万多盟军士兵,有了情报以后立马加强机场附近,及其北部海岸线一带的防御力量。
德三的伞兵师尚未落地时,地面的盟军早就磨刀霍霍向猪羊,做好迎接不速之客的准备。
最后还有一点不得不提一嘴,水星行动执行当天正在刮大风。
伞兵们刚从运输机上跳下来,就被吹得满天都是。有的倒霉蛋甚至直接掉进海里或者是敌人的阵地上,死的毫无意义。
就连其师长和参谋军官团,也在路上集体坠机,整个前线最高指挥系统还没开战就无一生还。
“乱成这样都能赢,不得不说德三士兵的战术素养真高啊。”
听到张大彪的话,李云龙无奈地翻了个白眼。随后他拿出一张纸,无视飞机颠簸的环境开始记录刚刚的收获。
“一,要注意情报的保密性,甚至主动尝试监听鬼子们的情报,争取做到打蛇七寸。”
“二,执行任务前一定要注意天气。遇到极端天气时,需要根据任务的重要性决定是否返程。”
其实当前的陆战一团,已经摸到了二战时期的伞兵最高战力的门槛。
唯一的不足,就是缺乏装甲力量和先进的通讯装备。
德三+5了,不缺资源。大家想要的海战,指不定能提前一些。
在座各位多多少少对德三的海军,有一些执念吧。
空降坦克只能选领主,刚好哈利法克斯和哈米尔卡都是带英的,硬往国策和科研上套也行。
无线电等科研槽吧,现阶段不是特别急,到时候在压榨一波局长。
今天摸鱼不是很顺利,本来想写6K,结果时间不够了。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