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其中边区的各类报刊是最主要的渠道,别看TG卧在山区里,但各大国际新闻一份不落,只不过时效性差点。
自由法国那边,也会想办法将重大战役的详细报告送来一份。
看着认真学习战术的李云龙,张大彪忍不住开口道:
“团长,研究的怎么样了?看出什么名堂们没,实在不行我帮你分析分析。”
“虽然没看具体过程,但伤亡数字我可是瞅的一清二楚。那外国人的战术打法啊,还真不如咱们民国本土货好。”
从陆战一团组建开始,全军区最优秀的指战员便齐聚一堂。
再加上团里鼓励良性竞争,张大彪为了不给原新二团丢脸,自然而然地跟着自家团长努力学习文化课和军事技能。
听到一营长兼参谋长的话后,李云龙并没有正面回答问题,反倒是直接把手中的战报交给了对方。
“你先看看吧,一会咱们在汇总。”
“不得不承认,军事强国的底气就是足。咱们要是这么搞,估计副总指挥非得心疼死。”
五分钟后,二人利用还没到达目的地的这段时间开始交流。
根据情报显示,德三的伞兵平均年龄不到19岁,人均学历更是比同志们高出不止一个档次。
但陆战一团也有自己的优势,战士们的训练时间要比对方长三倍。
第一批伞兵更是经过了半年以上的地面训练,外加十次跳伞训练才被允许上战场。
而且由于亚洲战场优秀的匹配机制,陆战一团在绝大多数任务中,都不需要应对敌人的防空火力网。
甚至就连敌机,也会被护航的空一师先一步解决。
可德三的伞兵就比较惨了,他们那些笨重的运输机很容易成为地面火力的最佳目标。
为了避免尚未落地前,就在空中被一锅端。他们只能避重就轻地让伞兵在更高的位置开始跳伞,以减少运输机在地面火力网前的暴露时间。
如此一来便成了恶性循环,悬挂在空中的伞兵,为了不成为地面战斗人员的靶子,通常会选择距离目标稍远的地区降落。
这样的战术,导致落地的伞兵们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去寻找自己的大部队,从而错过最佳的进攻时机。
当然,在克里特岛战役中,德三的伞兵战术已经更新迭代过一次。
在斯图登特给出的应对方案中,他选择用更耐操的容克大婶集中空投。在距离地面120米的位置开始跳伞,落地后快速完成集结。
只不过德三的降落伞存在技术问题,一旦携带武器会因为重量原因出现非战斗减员。
为了减少伤亡,斯图登特要求普通战士们只能携带一把手枪、一两颗手榴弹和备用子弹,军官和士官则允许携带伞兵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