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光是看看学院里的学子们如此热衷效仿班定远(即班超)投笔从戎,就可窥探一二。
本以为汉国目前所施行的征兵与募兵相结合的兵制,比之大魏的世兵制已经足够厉害。
征兵制,会对百姓造成较大的负担。
特别是在战乱时,百姓流离失所,人口大幅减少,想要强行征兵,只会让人心丢失,百姓不断逃亡。
而募兵制,又会让朝廷财政负担极重。
而且用钱粮募上来的兵,想要让士卒在阵前甘心卖命,又得花多少钱才能买下他这条命?
所以后汉实行募兵制,战斗力下降这么快,不是没有原因的。
而且一旦朝廷财政不支,允许地方自行募兵,更是会产生兵为将有的隐患。
所以武皇帝正是看到了后汉募兵制之害,这才实行世兵制。
只是谁又能想到,汉国竟然比武皇帝还更进一步,把兵制做到这一步?
甚至就眼下看来,汉国似乎仍不满足。
居然还要对本就已经称得上是虎狼之师的汉军进行再次改制。
可以说,统军府甚至可以说得上连屯田和世兵制的优点都吸收了。
莫要说武皇帝推行的屯田与世兵制如今已然没落,就算是仍在鼎盛时,面对汉国的统军府,恐怕也未必能讨得好去。
察觉到羊祜的沉默有些异样,杜预用肩膀轻撞了一下对方,提醒道:
「叔子,在想什么呢?这么入神?不是说今日你
请客吗?我们究竟要去哪里?」
收到杜预善意的提醒,羊祜一下子就清醒过来,对杜预递去感激的目光,然后这才有些歉然地对冯二公子说道:
「是我走神了,伯阳兄勿怪。」
冯二公子摇头,脸上的笑容温润如玉:「无妨。」
羊祜看到冯二公子的笑容,心里却是暗叹了一口气。
他明白,冯二公子的笑容背后,是淡淡的疏离。
原因也很简单:山东羊氏。
时至今日,虽然山东羊氏已经对汉国表达出很大的善意,其中的举动,就是派自己来到长安。
不过羊祜知道,远在山东的家族,仍是遵循着老旧的做法,想要多方下注。
但这等做法对汉国来说,是不行的。
在这里呆得越久,羊祜对这里了解得就越多,他就越是看得明白:
世家大族以前的那一套,在这里已经行不通了。
因为汉国对世家大族,只有一个态度:
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根本不允许有人玩什么摇摆不定,暧昧不清。
如果说,前有蜀地,后有河东与上党,皆是逆之则亡。
那么凉州豪右,则是顺之则昌的典型——除了那些欲以死报效大魏,最后被灭门的家族以外。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