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会让言庆持槊练习基本功,或者在长孙府中的小校场里练习骑射。闲暇时,他每天给长孙无垢将一个童话故事。
说说美人鱼,讲讲海妖,亦或者说两个聊斋中的凄美故事,总是让小丫头如醉如痴。
这一天,郑言庆得到消息,郑仁基让他返乡祭祖。
看起来郑仁基的情况,的确是不太妙。这才几天的功夫啊,就做出回应。若不是情况已经紧急到了某种不可收拾的地步,以他那性子,未必会愿意向言庆低头。
毕竟,言庆的条件摆在那里:郑世安进入族老会!
郑世安是什么人?
早先安远堂里的一介家奴,却要进入族老会?
安远堂里的老人不少,并不只有郑世安这一个人。就算郑世安入了郑家族谱,成为安远堂的一份子,但也不过是一个远支旁宗罢了,又有什么资格入族老会呢?
郑仁基连这样一个要求都肯答应,那安远堂的情况,该有多么糜烂。
算算日子,沈光如果已经和毛小念接触,那郑世安想必也该行动起来了;而马三宝这时候,也应该抵达江都,和张仲坚会面。郑言庆相信,只要张仲坚愿意出手,那这件事情就算成了一半。但不知,张仲坚对他开出的条件,能否动心?
根据郑言庆对张仲坚的了解,这个人多半会愿意出手。
接下来,只看时间够不够充裕了!
毕竟从现在到清明祭祖,时间并不是太多。如果张仲坚加紧出手的话,说不定还能来得及。若是张仲坚那边不能摆平南来郑氏,那么整个计划就要功亏一篑。
言庆现在也只能搏一搏了……
天亮以后,他命党士杰三兄弟准备行装。
此次回荥阳,算不得衣锦还乡,但一应的礼物心意,却要准备妥当,不能落人口实。
好在早有准备,所以也不会太紧张。
郑言庆骑马来到铜驼坊,拜见了长孙晟之后,说明来意。
长孙晟身子骨好了些,听郑言庆说完,又叮嘱了他几句。言庆临分别时,长孙晟突然道:“言庆,你此次回乡,顺路去一趟管城,代我拜访一下几位老友。”
“管城?”
“我有一老友,名崔至仁,昔日曾为太子右庶子,因身体原因,致仕还乡,乃白水县开国公。他是清河崔氏族人,在管荥之地颇有威望,即便是荥阳太守,也需给他几分薄面。另外,他还是老郑浑家的族叔,若能请他出来,想来会方便许多。”
郑言庆愕然,看了看长孙晟。
他立刻明白了,长孙晟这是要帮他!
试想,以荥阳郑氏在河洛地区的名望,即便是没落,可牵扯到堂号更迭,不可避免的会引起许多人的关注。郑言庆之前,还真不知道崔至仁这么一个人物。
&nb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