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石构件,又是处在公海地带,就算打捞了,被认定为古董,所有人应该是于游的。法国当局无法认定是他们的情况下,自然而然是于游的了,虽说有所谓的追索手段,但是这批石构件的认定并不是一般性的工具,属于建筑材料古董,而不是传统的古董。
何况就算追索,也要按照市场价值上下波动给予于游一定的报酬,毕竟打捞上来也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啊。
“不打渔了?”李阿毛觉得费力打捞这些石头没什么意义啊,在他看来这些石头的价值还不如一头大眼金枪鱼来得高。
于游解释道:“我觉得这些石构件如果组成一个建筑的话。那么其价值无法估计,比打渔划算多了,何况让我们遇到了,能错过吗?”
他虽然不能估计这些建筑材料到底价值多少。但是保守估计能抵得上油钱了吧,这次打渔出海不太顺利,却在公海的岛屿发现了法国建筑材料,也算是不虚此行了。
20多人分组进行打捞。于游等人在岛上打捞了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周围的石构件数量还是超乎了于游的估计,因此单纯依靠人力打捞进度自然会慢一些。因为石构件所处的海域深度比较浅,且伴随着礁岩的存在,吃水较大的游龙号适合的是深海打捞,进入浅海的话,很容易搁浅,因此起到的只是辅助作用。
一个月的时间于游率领着船员们在公海的陌生岛屿沿岸打捞,终于把所有的石构件都打捞到了船上,具体的鉴定还需要回到滨海找顾学铭,而后有可能的话,于游想把这些石构件给装起来,复原后不知道是何种建筑模式。
这也是于游这么费力打捞的缘故,为了保证复原建筑能实现,于游仔细叫人在周边再探查了几次,最终确认没有遗漏的情况下,于游载着一船的石构件回航。
驾驶舱内李阿毛有些犹豫,用不确定的语气说道:“于总,我们打捞的这一批石材真的是古董建筑?而且如果不缺少了关键部位,这座建筑不是拼凑不起来了吗?”
“以现在的建筑水平,想要制作类似的建筑构件是不成问题的,只要大体的建筑材料都在,找几个专业的建筑师设计下应该没问题,而且这是石头都是上百年历史的,单卖这些石构件,我们这次出海的成本就赚回来了。”于游自然不会说自己想把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