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魏哲如此夸奖王岑也没有得意,反而恭维道:“卑职也只是沾县君的光罢了,听说如今城外樵夫已然奉县君为神人,甚至都有人立香火牌位了。”
王岑此言倒不是拍马屁,而是确实如此。
毕竟火炕在城内普及之后,他们的生意确实扩大了不少。
闻听此言,魏哲也有些哭笑不得。
不过这点成就倒还不至于让魏哲有多自傲。
毕竟带方全县也不过仅有五千四百一十六户,在籍人丁二万六千六百二十四口。算上整个乐浪郡也就六万多户,将近二十六万人。
这个数字是王岑去年从郡府户簿上看见的,今年恐怕也差不到哪去。
但是相比之下颍川郡却有四十三万户,足足二百二十多万人。
即便受黄巾之乱影响人口大减,颍川郡人丁也是乐浪郡的数倍之多。
也难怪黄巾之乱搅动天下时辽泽以东丝毫不受影响,原来就连黄巾军都看不上这个穷地方。
当然,穷一点也好,至少阻力相比内郡也小的多。
想到这里,魏哲忽然又问道:“城中各家豪强是何反应?”
王岑虽然奇怪,但还是一五一十道:“各家并无反应,不过私下里倒是有传言说县君宾客多为中原人士,受不得这海东气候,方才不得不用这火炕,言语之中……似乎对县君还有些鄙薄,对这火炕也颇为不屑。”
不想魏哲闻言却毫不生气,反而笑了起来:“呵呵~这不足为奇!”
毕竟那些豪门朱户有各种奢侈的暖房可以用,效果还更好,相比之下这个火炕确实太粗糙了些,但魏哲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这般想着,魏哲转头便对太史慈道:“县卒那边尽快操练起来,动作越大越好,不要担心粮草消耗,这点粮食我还是有的。”
先前管家送了魏哲四艘海船,有两艘用来载人了,另外两艘自然也不是空的。
管岳明白魏哲上任后无论准备做什么,粮草都是必不可少的的,便给他装了两船麦粟,足足有一万两千石,养活五百人绰绰有余。
太史慈闻言自无不可。
不过随着寒风越来越大,众人很快都闭嘴不言。
于是魏哲就这样带着百余骑默默骑着马,沿着官道向阳丘乡疾驰而去。
……
与内郡不同,因辽东与海东的冬天格外寒冷,故衣着也有所差异。
就譬如这冬季挡风御寒的“风帽”,内郡多用黑布或黑缎制作。帽分左右两片,长度过肩或及耳,主要用于挡风御寒。于当中缝缀而成。戴时帽顶遮至前额,侧兜两颊,左右有带可系于颔下,既可护耳又可遮护肩背。
不过在乐浪郡这布帛制作的“风帽”就不够用了。
故此魏哲等人脑袋上的风帽俱是皮毛所制,甚是温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