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城外流过,故船首所言直抵城下之说还真不是大话。
虽然最后一程沿大同江逆流而上辛苦了点,但苍头们赚的就是这个苦力钱。
见他这么一说,魏哲倒是真的有些惊讶了。
“横穿东海而行,老丈难道不惧风浪吗?若是迷航了怎么办?”
闻听此言,那船首古铜色的脸庞顿时露出一丝骄傲的神情:
“风浪虽比渤海大点,但小老儿还从未迷路过,便是闭着眼也能游回去。”
当然,游回去自然是吹牛的,可是这船首的本领倒是一点不假。
毕竟他早前就是跟着管承在海上厮混的,被大汉水军追急了哪没去过?
实际上管氏船队中的骨干船员都是这么训练出来的。
只有最优秀的船首与技术最过硬的苍头,才能上岸吃安生饭。
当魏哲了解了管氏的船员培训机制时,一时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他这老丈人还真是深藏不露呀!人才!
数日后,乐浪郡朝鲜城外。
当魏哲一行人赶到时,老远便看见钟扈骑着马在官道上等候了。
“伯彦,你这脚程可真够快的!”
看着钟扈眼中的倦色,魏哲便估计他肯定是一路来回奔波,没有休息。
要知道玄菟郡候城县和乐浪郡可是一北一东。钟扈相当于从东莱郡出发绕了一个直角大弯才赶到的乐浪郡。
如此奔波劳碌,也就是钟扈这样的虎士才能吃得消。
不过钟扈却没有喊累,见到魏哲的第一面便将一封家书交给了他。
“家主很高兴,这是他让我交给你的!”
钟扈也算是魏宣看着长大的,不过他还是第一次见老家主流泪。
见钟扈这么一说,魏哲嘴角也忍不住嘴角微翘。
虽然没有亲眼看见,不过他大概能猜到那个老头估计又要祭祖了。
祖坟有没有冒青烟他不知道,不过这几年恐怕少不了四时供奉了。
当然,眼下不是叙旧的时候。
毕竟朝鲜城并不是他们此行的重点,带方县才是。
于是在朝鲜城略做修整之后,魏哲一行人便朝带方县而去。
而此行除了太史慈、戏志才等人之外,则又多了一位郡吏。
话说如今的乐浪太守张岐,乃是冀州清河国人。
当初张角盘踞的广宗城,便是在清河国与巨鹿郡的交界处。
可以说除了巨鹿郡之外,就要属清河国受黄巾影响最为严重。
故此对于平定黄巾之乱的功臣魏哲,张岐还是有些许好感的。
&nb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