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地方,位面法则天然就趋向于邪恶、混乱一侧。
不过就像圣杯之变惊动了诸神后,除了莎尔这位生于太古浑蒙之中、司掌黑暗的古神之外,那些疯的、半疯的、不疯的邪神,没有一个敢于深入黑海之中。而按理来说,道门重逍遥,佛门求出离,不管是“不恃外物”,还是“涅清净”,罪业或者恶缘,都是不应沾染之物。便是“紫府谪仙”一流人物,遇着这样的场面,也只能退避三舍,而不是正面迎上来!
而偏偏对面的反应丝毫不如他愿,却是在极北之地演化出这场风灾,以北阴黑煞摄魔风为本,收摄黑潮,不使外泄,使得两界冲突也被维持在了一个完全可控的范围之内。
统御鬼神于一念,化天刑之力为用,甚至喝呼风雷,驱遣云气,便有神将符官随念而化
这手段,不是随便寻一个什么散仙、谪仙之流,便能用得出来的。
生于太古,久历神战,漂流数劫,迦罗文殊也算得上见多识广,也不是第一次同仙道中人打交道。地仙也好,散仙也罢,一旦到了斗战的时候,要么是倚赖自身道力,要么就是寄托在法宝之上,就算道术精奇,法宝玄妙,终究是以自己身家去搏一个生死。
哪像这位,真身不显,借天地之势铺成道门法度,隔空万里,化生鬼神,威压一方,把主动权尽收掌握之内!
这已经不像是迦罗文殊认知中的仙道中人手段了,反倒和居于神国中的神灵有些类似!
不得不说,这方天地中留下的道门法度、佛土体系,实在是太过深刻,只要有心利用,切入角度合理,便有丰厚到不可思议的回报。
伊尔神思因能够借着佛顶光明星宫法界造出外道佛国,已经是瞒天过海般的创举,但是和某人掌握雷劫天刑的手笔一对照,不管灵活性还是实用性,甚至法度的周密性,终究差了好几层。
隔空万里斗法,这在魏野也是头一遭,然而这种切入天地法理的工作,在道海宗源的掌教师君却也不是第一次了。
当初在太一紫房三元宫阙,他半推半就地成就下元太一君之位,便是一次“个人”与“体系”彼此呼应的初体验。
而后在昌化清陵旧地,借着纳萨力克大坟墓的遗产,魏野以洞阳之庭行火炼真文之法,又来了一次定元天地,将道海宗源一脉的传承法理铺展于天地之内。
虽然太一紫房三元宫阙只是一处洞天,乾隆朝的那个时空能级也嫌太低了些,但这样的经验对魏野而言却宝贵到了极点。
一般说来,不论是坐镇一界的仙道宗门也好,掌握一方、高举神国的神灵也罢,能够深入掌握一方天地法理的角色,也只有位于一方天地顶端的少数几人。
像魏野这样,修行入门不久,就入主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