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夏鼎 > 李煜的收藏

李煜的收藏

于书法风格因人的壮老而不同以及功用殊异的论述,更是独具慧眼,发人所未发,为历代书家所不企及。这对于弘扬我国的书法艺术,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意义。

    在《书评》中,李煜又以一代书法大家高超的鉴赏力,对王羲之以后的几位书法名家逐一作了自视公允的评价。从中可以看出唐代诸家当时均师“书圣”王羲之,且各有取舍地继承了王氏书法艺术某一方面夕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有所前进。这种溯源分流、切中肯萦的评析,表明李煜对书法一道功力深厚,书法理论造诣颇深,是一位有真知灼见的书法评论家。

    李煜善画。沈括《梦溪笔谈》云:“江南府库中书画至多:诸书画中时有李后主题跋,然未尝题书画人姓名,惟钟隐画皆后主亲笔题‘钟隐笔’三字。后主善画,尤工翎毛,或言凡言‘钟隐笔’者,皆后主自画。”米芾《画史》称李重光“花清丽可爱”:《太平清话》云“后主善墨竹”。《黄山谷集》云:“世传江南后主作竹,自根至梢,一一钩勒,谓之铁钩锁。”[宋]黄庭坚.:《黄山谷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云:“后主才识清赠,书画兼精夕尝观所画林木飞鸟,远过常流,高出意外。”他于花鸟、人物、山水均能精擅,于墨竹尤有独创。据《宣和画谱》载,当时御府就藏有李煜的九幅画,如“自在观音象”、“云龙风虎图”、“柘竹霜禽图”、“柘枝寒禽图”、“秋枝披霜图”、“写生鹤鹑图”及竹禽、棘雀、色竹图各一。对书画的独钟和较高的造诣,使他的收藏品味也更“远过常流,高出意外”了。

    3、搜求曲谱。书画而外,李煜还着意搜求古今各类名家曲谱。盛唐时名噪天下的《霓裳羽衣曲》,“乱离之后,绝不复传”,后来残谱流到南唐。马令《南唐书》记载:“唐之盛时,《霓裳羽衣》最为大曲。催乱师旷,其音遂绝。后主独得其谱。”陆游的《南唐书·:后妃诸王列传》也记载了此事:“故盛唐时,《霓裳羽衣》最为大曲。乱离之后,绝不复传。后得残谱,以琵琶奏之。于是,开元、天宝之遗音,复传于世。”[宋])陆游:《南唐书》第16,《后妃诸王第十三》,中华书局1985年版,丛书集成初编本。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云:“《霓裳羽衣曲》世无谱,好事者每惜之。”《江表志》载周后独能接谱求之。《霓裳羽衣曲》是礼赞大唐帝国开元、天宝盛世的太平法曲。自盛唐开始,流行于宫中。后来此曲步出京师帝室,流布四方,各地节镇也可排演。不幸“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在安史之乱的踏踏马蹄中,这支宫廷乐舞从此湮没。事实上,自文宗宣宗以后,晚唐时曾经演奏《霓裳羽衣曲》的记载,己然极少见了。在杜牧、李商隐、温庭筠等人的诗句中,虽可发现“霓裳”一语,但多是对开元盛世之回忆时言及,或是单纯地以乐曲之名作比喻而已。到了五代十国时期,此曲几近绝响,乐谱也飘散损毁几无可寻。但李煜却“独得其谱”,足见其搜求之功。

    4、修整、校勘、编秩。李煜不仅搜寻珍藏裱装书籍曲谱等文献资料,而且还着力于修整、校勘>>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餐馆通万界?我赚十个亿很合理吧说好一起踢球,你当主教练?大明:弃婴开局,老朱求我当皇帝没钱赛什么车?从武道开始无敌旧日盗墓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