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到以美国银行为核心的贸易体系当中。
最后一个,他们则可以从克莱登投资银行回购股份,真正的独立运营。
现在绝大多数的被投资企业,都还处在第一个阶段,算上我们熟知的那几个明星创业企业,进入第二阶段的企业还不到十个。
不过,这十个企业,暂时看来都有着比较大的成长空间。”
“你觉得这样一个投资模式怎么样?”
“我觉得,这样的投资模式,与其说是天使投资,还不如说是恶魔投资。
上面的条款,尽管看上去很美好。但是,我敢肯定,绝大多数的企业,最后都是被克莱登投资银行吞并的下场。
不过,这也没有什么值得惊讶和谴责的,咱们做银行的不就是这样?
如果我们赚不到钱,我们为什么要做那么多事情呢?
我这边上头的意思是,也要在近期开启类似的天使投资业务。
目的不在于孵化出多么优秀的企业,而是为了维持人才的数量,不让人才过于流失。
最近这一段时间,去美国银行和克莱登投资银行工作与寻求投资的,我这边就已经去了不下于十个了。
没有走的,也开始幻想自己如果去了,会得到什么样的待遇,如果创业成功了,又会收获什么。
为了维持稳定,老板决定也开启天使投资业务,你们那边么?”
“我们这边也差不多。不过,与你们那边相比要更激进一些。
因为,在这以前,我们这边已经扶植过一些较为成功的企业。
不过,这些企业因为种种原因,最后都脱离了掌控。
这次,这个天使投资的模式,让主导对外投资的那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已经像是放了三磅的血一样,开始疯狂的亢奋了起来。
老头子对于这个计划,也有一些意动。
毕竟,单单一家银行,怎么能比得上有诸多企业所拱卫的银行呢?
任何一个行业,都有属于这个行业的晴雨表。
银行业也不例外。
如果当银行业阴雨连绵的时候,投资的其他行业企业,忽然迸发出了旺盛的生命力。能够把握住的机遇岂不是更多,抗风险能力岂不是更强?
投资的产业越多,作为核心的银行,岂不是最安全?
甚至,能够在其它银行弱势的时候,逆势收购它们。就像是美国银行现在所作的那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