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收藏、求推荐)
“好办,只要将那制文收回,依祖制改定便可,然后??”
“然后怎么样?”
“然后奴婢就不知道了,官家可去问王相公、鲁相公那些忠直之臣们。”
“不行,朕出口成宪,已经定了的事怎么能改。除非大娘娘自己要求才行。朕决意不过问此事了,让他们自己商议去。”
“事关社稷,官家切勿如此轻率!”李石彬跪在地上连连叩头。
赵祯从刚才的震惊中渐渐清醒过来,虽然受了一阵疾风暴雨似的洗礼,但直觉告诉他,事情恐怕没这二位说的那么糟。就算是大娘娘有些什么心思,也不会急于一时,毕竟天命人心所向,要想改变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自己虽然不是很明白,但这个道理也不难理解。
修改制文在目前来说当然很重要,关系到刘娥下一步行动的合法性问题。但赵祯犹豫了,因为他胡思乱想中忽然想起,那篇制文通过自己御批的条件是什么。
改了,王秀呢?
对于一个十五岁的少年,爱情重要还是事业重要?
放眼中华五千年,除了爱新觉罗玄烨那个变态,有几个孩子不是正常发育的?
大多数时候,爱情都是使人丧失理智的,偶尔也有意外,反倒使人清醒。现在就是如此,当赵祯的思维不再关注于天安殿争论的时候,心智渐渐又清明起来。他疑惑地望着地下跪着的两个宦官。心想这两人今天这是约好的要来进谏啊。可祖宗的规矩他们不知道么?为何如此胆大,遮莫不是背后有人指使?
赵祯的脑子快速分析,这个不难,就算他们背后有指使,也一定是反对刘娥的那帮大臣所为。
“大臣们的意见肯定是对的,但是,这事就真的如此紧迫吗?就算这次把大娘娘的年头暂时压了下去。那么下一次呢?或许会不会激怒她老人家,本来未必是真的,无非想挣个面子而已。这么一对峙,会不会火上浇油适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