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子不才,愿效荆轲刺秦,入长安刺杀董卓,上匡社稷,下报家仇,曹操能做的事,我袁熙也可以。”袁熙压抑着,内心的激动,无限感慨。
192年,冀州,邺城。
刺杀董卓,也是一种浪漫。
晋太宗,宣武帝,实录。
。。。。。
191年,冀州,邺城,袁绍书房。
“我想结盟刘虞和刘表,诸位意下如何?”袁绍审视着,一众文武。
沮授出言道,“主公,结盟刘表或许可行,至于刘虞恐怕有些困难。”
“哦?公与何以言之?”袁绍疑惑道。
“有道是,远交近攻,我们与刘表有着,共同的敌人袁术,并无利害冲突。”沮授起身来到地图面前。
袁绍不可置否,“公与说下去。”
沮授点了点头,指着幽州方向,“至于刘虞其人,乃大汉忠臣,又与主公划清界限,结盟之事恐不能成。”
袁绍点了点头,然后又看向其他人,“公与所言,诸位意下如何?”
这时许攸出列,无所谓道,“主公,结盟之事,刘虞同不同意,这并不重要,只要让公孙瓒,觉得可疑便成,可多派使者,往来幽州之间。”
袁绍眼前一亮,“诸位以为如何?”
“附议。”“附议。”“附议。”荀谌、辛评、审配,纷纷表示赞同。
“公与,你意下如何?”见众人统一了意见,袁绍又将问题,抛给了沮授。
闻言,沮授拱手道,“我亦赞成。”
为了应对袁术的围堵,袁绍没有坐以待毙,他开始编织,战略反包围联盟,刘表和刘虞,便是关键节点。
而这次联盟,袁绍长子袁谭,登上了历史舞台,他将南下出使刘表。
袁绍麾下文武,开始悄悄站队,许攸、淳于琼、逢纪,他们支持袁熙,而郭图、藏洪、辛评,他们支持袁谭。
对此,袁绍没有反对,但也并不赞成,模棱两可的态度,为袁家夺嫡之争,创造了发酵的土壤,甚是奇怪。
袁绍自己的身份,也并非嫡长子,所以,袁谭和袁熙夺嫡,他采取了默许的态度,选择最优秀的继承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