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
朱厚熜在这时笑着唤了一声。
司礼监太监秦文,因而便将事先准备好的银元,用盘子托着,端到了吉囊面前来。
吉囊忙叩首谢了恩,领了赏。
朱厚熜也在这时说出了要吉囊去劝俺答退兵,否则,就别怪大明将来对他们草原诸部不客气的话。
吉囊表示说愿意竭力劝说自己的弟弟俺答。
嘟嘟!
嘟嘟!
随着,唢呐声响起。
朱厚熜也在首辅杨一清和司礼监太监秦文等人的陪同下回了宫。
而出征亲军卫则在唢呐声中陆续北上。
一面面北斗旗和日月旗以及五色旗,开始陆续在春风的吹拂下,一边飘扬着,一边往北行进着。
而在这些旗帜下,则是一队又一队的明军官兵。
这些官兵要么推着载有铳炮的战车,要么扛着自生火铳,要么提着有二十多斤的重型火铳,要么双手握持着长矛,从城门处走过,走去了北边的大道,且走着走着就渐渐的湮没在地平线后面。
整个队伍在旭日的照耀下,如一头顶着红日的玄色巨龙。
朱厚熜也在回宫时瞅了自己这支军队一眼。
而突然,他因此不禁驻足在回宫的城台上,双手叉腰,多看了这支兵马一会儿。
杨一清等也驻足停留了下来,跟着看向了这支兵马。
组成玄色巨龙的官兵们,也在不时回头的看城台上的天子。
因为穿着紫金罩甲、戴着红缨金盔的天子的确引人注目,如东边的太阳一样显眼。
所以,没谁不想多看一眼,而且看一眼就有种精神倍增的感觉。
至少跟随着这支兵马一同离开且转任为神机营副将的俞大猷在这时有这一种感觉。
年龄不到三十的俞大猷正是意气风华、怀揣壮志的时候。
他也愿意相信此刻高台上那位少年天子也会跟他一样怀揣壮志,且怀揣着跟他一样的壮志,而他也愿意为这位天子为这份壮志去挥洒自己的热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