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这部自从发表以来,不断收获文学界的赞誉以及读者们的共情,在全国掀起愈来愈大的震动,俨然已是轰动全国的文学名篇。
自从上次印刷厂的事后,随着名气的升高,江弦又收获了更多甜蜜的烦恼。
《高山下的花环》影响力扩大,直接引起的是他的大火,除了要面对各方面的采访,还有各剧团改编作品的请求。
最过分的是有天晚上,半夜三点,他和朱琳已经做过爱睡熟,突然送来一封加急电报。
江弦以为是不是家里的亲戚老人死了,打开一看,才知道是某电视台要拿《高山下的花环》拍点什么,气得他一夜觉都睡不成。
到了此刻,他才有些理解,为什么成名的艺术家总是喜欢“拒绝鲜花和红地毯”,渴望重新投入一种沉重。
这绝对不是炒作,而是生活创作所需。
只可惜能与他共情的人寥寥无几,也就此前因为《人生》而声名大噪的王卫国能与他分享下烦恼。
《少林寺》在北影厂的选角也已经定了下来,张鑫炎看中了刚拍摄过《车水马龙》的朱琳。
朱琳所表露出的武术功底,以及她那种洁白无瑕,又带着几分婉约俏皮的气质,再加上穿上服装以后摇曳生姿的形象,使她成功获得了《少林寺》这部电影的女主角角色。
至于《少林寺》的剧本,江弦早在七月也就是《高山下的花环》刚公布的月份,就交到了张鑫炎的手里。
张鑫炎看过以后深受震撼。
虽说香港流行“飞纸仔”,可他们毕竟是左派,追求的不只是邵氏的那种娱乐性,拍摄还是继承了中国电影的优良传统,讲究在学术领域不断对比、分析和研究、探讨。
所以他之前听江弦说半个月之内就能把剧本写好,也是心里做好了是看一个半成品的准备。
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江弦就把一部七万字的电影文学剧本交到了他手里。
更让张鑫炎震撼的是,剧本已经相当完整。
内容大概是:
“隋唐年间,著名武术家神腿张抗暴助义,遭王仁则陷杀,其子小虎幸被少林武僧昙宗救出。
小虎为报父仇,拜昙宗为师,取名觉远,习武少林,并落发为沙弥。
小虎在手刃了杀父仇人王仁则报了血海深仇后,决心摩顶受戒皈依佛门保护寺院,受法名觉远,并作武林统领,置身少林匡扶正义,弘扬善道。
然而却令有心托付终生的白无瑕黯然离去.”
张鑫炎一开始还有些怀疑,在短时间内写出的剧本质量不够,等他花了几天时间看过以后,发现不仅剧本所写的剧情跌宕起伏,人物的设定和情节也足够出彩,一些情节的设计相当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