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一会时间后,布莱恩被支开,一名30岁出头的华人男子来到肖恩面前:“杨生,你好。”
“你是香港来的?”杨文东一听语音就知道这是香港人了;
美国也有很多会粤语的,但说法还是有点不一样的,一听就能听出来,这也是汉语的神奇之处了,在普通话普及之前,国内的各种方言,估计有几千上万种,有的地方隔了几十公里就听不懂了;而英语横跨几个大陆,但基本上就一点音调的区别。
来人回道:“是的杨生,我叫项帆生,之前是金钟家乐福的人事,内部应聘来到了美国这边。”
“好,对你来说也是个机会。”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虽然香港是总部,但一个地方的工资跟当地的整体经济是挂钩的,这就是为什么欧美人一天打螺丝能赚到一百斤食物,但非洲人辛苦一天都吃不饱。
来美国工作的工资自然更高,因为香港公司也是有很多人内部应聘的。
且他在美国的生意,人事财务这些部门,优先也是要用华人的。
“是的,多谢杨生给了我们这样的机遇。”项帆生笑说道。
杨文东又道:“这边华裔的培训怎么样了?”
项帆生回道:“目前我这边已经在洛杉矶招聘华裔来做售后或者一些其他岗位,但难度有些高,很多人不愿意过来,又或者比较远;
所以我觉得可以考虑一下,从香港调集人过来,这边的吃住也是可以统一安排的,来的人只要会英语,教会他们认路、外加如何与美国客户说话,就行了。”
“可以考虑,不过要避免他们来了这里当黑户,要有家人在香港,外加家庭条件不是很差的那种才行。”杨文东想了想后,最终同意说道。
前世内地在改开之后,很多人借着出国的机会,就变成黑户了,甚至不缺一些大学教授级别的,宁可黑下来在美国搬砖;关于这一点,杨文东倒也认为不算离谱,毕竟80年代中美、中欧、中日等等的经济差距太大了,不是几十倍,上百倍都有可能,在美国刷盘子是真的收入远超国内教授的。
现在的香港与美国差距也不小,虽然没有10几年后的内地大,但也是有可能有人这样操作的,这是需要避免的,不然美国政府也会找麻烦的。
PS:求月票(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