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码头,香港的建筑公司会造吗?”
郑志杰道:“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但根据新加坡以及文莱码头的建造,还有海外资料来看,货柜码头与传统码头的区别就在于有着大量机械吊装设备,外加在泊位会不一样,其他地方都是一样的;
我这边也请了美国的一家专业码头制作公司来这里指导工作,其他地方,则是交给了海港工程负责。”
“海港工程?是不是祁德尊上次说的那家?”杨文东问道。
郑志杰道:“对,这家公司专业制作码头、桥梁基建,另外我们的红磡海底隧道,虽然会承包给英国的一家公司,但大量工作人员还是会由香港这边建筑公司负责。”
“行,这方面只能交给专业人士。”杨文东点点头道:“但他们建造的过程中,我们也要多学着点,至少要保证维护能力。”
“杨生放心,我们心里有数。”郑志杰笑道。
杨文东又问:“那这码头什么时候能够建成?”
郑志杰道:“预计需要两年时间。”
“那也就在1969年下半年能够营营业了?”杨文东道:“那后面的进展给我一个计划书,我会安排人定期过来检查。”
对于这种专业性比较强的建筑,他也不懂,那自己只需要看进程就行了,至于内部质量等问题交给公司之外的第三方专业人士就行,这也是长兴集团一直这样操作的,很多事情并非只有内部检查。
“好的,这两天我就给您。”郑志杰说道。
杨文东道:“海底隧道大概什么时候通车?”
郑志杰道:“隧道的时间要更长一点,它没办法增加人力,只能一步一步的来,预计需要三年时间,到了1970年中才会完工。”
“好,那我就等着这一天早日到来。”杨文东又道:“香港的制造业与经济对这两个大型基建,都是很期待的。”
基建是一个城市经济运行的核心,前世内地发展的那么快,也是因为“基建狂魔”的能力。
香港这个城市,核心基建不算很多,隧道与码头绝对是重中之重了。
PS:求月票(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