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6日,杨文东与郑志杰一起,来到了港督府。
“杨生,好久不见了。”港督戴麟趾笑着说道。
“港督先生你好。”杨文东仍然保持礼貌说道。
“请坐。”戴麟趾对着二人示意说道。
三人坐下后,寒暄一会,一名金发美女上完咖啡离开后,戴麟趾道:“杨生,对于现在目前的局势,你怎么看?”
“港督先生,我是个商人,这方面的事情还是不发表意见的好。”杨文东回道。
戴麟趾则道:“杨生,一般的商人自然应该这样,但你身为如今香港最大的华资商人,也应该知道商人的背后是需要靠山的。”
“的确如此,但我现在还是太年轻了,对于这方面的理解也不透彻,还是不参与的好。”杨文东自然还是拒绝说道:“而且我在海外也有很多产业,港督先生也知道华人这个群体在南洋也影响力很大,我也不想做太多选择。”
当地位到了一定程度,很多时候不站队的确不太行,不过眼下自己的强硬就在于海外产业的发展,你逼急了我去新加坡,你港英又能怎么样?总不至于动武吧?即使霍营东也没逼着港府这样下手。
虽然这样也不太好,但自己也是绝对不能表态的,不管哪一方都不行,未来内地与海外的市场,他可是都想要的,站在中间的确没办法在任何一边实现利益最大化,可却能两边得益,也是目前唯一的选择了。
戴麟趾则是皱眉,随后道:“杨生,你虽然年轻,但如今成就这么高,也是很多香港华人的偶像,还是太平绅士,不更应该站在我们这一边吗?”
“站在哪一边,其实并不是靠说的。”杨文东又道:“我觉得做一些事情可能会更好,比如在香港继续进行大规模投资,那也是一种相信香港未来的证据吧?”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那行,杨生是准备投资红磡隧道了?”戴麟趾点点头问道,对于这个基建,他的确也有兴趣,无论是港府、香港市民还是他这个港督。
杨文东道:“对,不仅仅是红磡隧道,还有葵涌的第一个货柜码头,这两个项目涉及的资金至少3-4亿,这种投资不仅仅可以公告香港市民港府以及我对香港未来的信心,也能带动上万的建筑工作岗位,现在香港的局面,本质上还是因为工作岗位太少,才导致的问题。”
经济危机导致大量商人离开、房地产市场萎缩、外资停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