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目标公司察觉。”
收购地产这种事无所谓,光明正大的说出来也没问题,且也不可能瞒住外人,甚至等很多人发现之后,还可以指望一些有优质物业的人或公司主动上门,这样才能做到最大程度的抄底。
但在股市上,自己的目标全是英资,那自然要保密当然也是因为这个时代很少有华资上市,他就是想收购华资,即使不考虑“名”的因素,也做不到。
“好的。”郑、方二人皆答应道。
杨文东又道:“因为涉及的资金较多,我可以授权让你们抵押长兴实业、屈臣氏、荣耀电子的部分核心资产,这样才能获得足够现金完成目的。”
自己的制造业是一切产业的根基,因此除了创业初期没办法,后来运营正常后,长兴集团基本上不会抵押三个核心制造业,本身也不是很需要,因为现金流足够;但如今到了大抄底时代,自己的目标很多,特别是股市上的都是大型英资集团,如果可以,怡和之外他也想收购部分其他股票,不过先优先安排这些战略投资,其他的以后再说。
“那就太好了。”二人也很欢喜,虽然如今经济危机,但这么多目标加起来,也是很耗费资金的。
郑志杰又说道:“杨生,地产与股市之外,我们还有一件事,就是基建,港府那边最近对红磡隧道以及码头都进行让步了,希望您这边亲自去谈一谈。”
“看来我们拖延时间是拖对了。”杨文东笑了笑说道:“现在这个局面,怡和、太古、会德丰还有几个美资日资都放弃了吧?”
“是的,就剩下我们一家了。”郑志杰道:“港府现在更是希望我们能够接下这两个项目,这样的消息公布,能够缓解一下香港如今的局势,甚至内地那边,可能也会希望如此。”
“行,那约个时间,我跟港督会面一下吧。”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红磡海底隧道这个项目,基本上只有自己一人感兴趣,因为其他资本乃至港府在之前几年都认为香港的未来不足以赚回这条隧道的投入成本。
不过码头就不一样了,香港之前的三个传统码头就让三个英资赚的盆满钵满,集装箱必然也会一样,因此在港府放出要做货柜码头的时候,哪怕是66年经济危机的时候,很多资本还是很感兴趣的,包括本土英资、美资、日资等等。
现在么,自然不会有人参与了,只剩下杨文东,而价格么,自然就要暴跌了。
郑志杰道:“好,那我去安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