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事情的人也在无声无息中被大秦的士卒们给镇压了,如今的大秦依旧是一副欣欣向荣的局面。
章台宫中扶苏一脸疲惫的坐在宫中,面前摆放着无数的政务,这些都是他每日要处理的事情。
昔年的始皇帝每日要处理几车的竹简政务,而如今的扶苏比起来始皇帝来说只多不少,因为这个时期的大秦正在处于变革之中。
那原本在始皇帝手中已经被再次“打散”了的天下,好似枯木一般再次焕发了生机。
人们似乎又看到了希望。
“踏踏踏——”
脚步声响起,扶苏抬起头看向远处的方向,只见陈居缓缓的走了过来,身边还跟着一个半大的少年。
少年人的脸上带着些许的好奇之色。
“文儿?”
扶苏脸上带着诧异的神色,他放下手中的政务,看向陈居:“先生怎么和文儿一起过来了?”
陈居坐在他的面前,脸上同样带着些许平和的笑容:“我正巧来陛下宫中,谁曾想正巧遇到了长公子,便带着长公子一起来了。”
这是扶苏的长子,赢文。
如今已然十一岁了。
赢文恭恭敬敬的向自己的父亲行礼,之后坐在了扶苏的身边,一脸乖巧的模样。
扶苏勾了一下自己的嘴角,自从有了孩子之后,他才能够明白他父亲往日里看他的样子,也才能够明白他父亲眼睛中带着的期许。
他叹了口气说道:“先生。”
“大秦如今正在欣欣向荣,只是朕不知道,这一份和平与欣欣向荣能够维持多久呢?”
陈居神色没有扶苏的那么多忧虑,笑着说道:“陛下,我们能够做到,只是做好自己手中的事情、自己面前的事情,不是么?”
他神色不变,没有丝毫的异常。
“下一代的事情,交给下一代的人吧。”
陈居看着一旁的赢文:“文儿天资聪颖,定然能够接过陛下手中的重担,而大秦如今的状况,只需要再延续一代的光景,便能够彻底稳定下来了。”
这话倒不是虚言,而是货真价实的基于现实所给出的答复。
扶苏登基的三年来,任用贤臣而远离奸佞,主张变法而又“宽厚仁德”,哪怕只是登基了三年的时间,也足以让大秦这一块本就“肥沃”的土地再次焕发生机了。
大秦正在逐步走向正轨。
咸阳学宫虽然依旧不起眼,但是从中走出来的学子全都属于同一个“派系”,那便是“新士族”,他们与当年支持商鞅变法的那些新贵族一样,都是“新生力量”。
&n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