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
“朕想的是赋予耆老联名举报害民官员、绑缚害民胥吏与游民送官、入京为好官作保等特权,你觉得如何?”
“陛下为什么突发奇想,会制定出这种政策?”
朱元璋明白王布犁发问是觉得他的政策奇怪,遂解释:
“自古至今,官府有大事皆需向本地高年耆宿咨询,所以古人以德行超群,市村称善为标准,朕将一些本地老人选拔出来,让他们担任“耆宿”一职。
贤能的官员遇到难以决断的公事,便会将耆宿请来会商。
这些老人年纪大,经历多,做出的决策必定妥当。
如果明帝国的各级官府普遍重用耆宿,政务一定可以搞得很好。”
“陛下,这些有名声的老人不光是经历的事情多,他们放的屁也多,你在大元的时候,怎么不听他们放屁为大元尽忠呢?”
“你。”
朱元璋被王布犁的话气的呗呗的。
一旁的李景隆恨不得要捂上自己的耳朵,当成没听到这些屁话。
姑父他怎么想的?
纵然陛下制定的政策不合理,那也用不着说这些重话啊!
马皇后面带笑意,对于这个女婿如此不客气的话,很满意。
毕竟如今的朝廷当中,很少有人愿意给重八提这种谏言了。
阿谀奉承之辈越来越多,连设立的御史都不敢直谏天子!
“陛下,布犁在县衙担任多年的吏员与典史,定然知道许多基层的实情。”马皇后充当润滑剂,开口:“布犁,你给你岳父解释一遭。”
王布犁应了一声后,依旧瞧着鱼漂:
“陛下,我猜想你那些让耆宿参与地方治理,允准他们介入这么多基层事务,意味着陛下对耆宿的期望值很高。
既希望他们成为地方官府了解民情的渠道,也希望他们能对地方官吏起到监督作用。
效果也确实有一些,但我认为此举会让陛下失望进而一地鸡毛,最终转为废政。”
朱元璋虽然被王布犁的话气的胸膛起伏不定,但依旧耐心坐在马扎上,等着他的高见。
“人一旦有了微弱的权力,就会想法设法为自己谋取更大的利益,这便是人性。”王布犁先给朱元璋吃了一颗定心丸:
“我认为许多耆宿获得参与地方治理的权力后,并没有对地方官吏的害民行为起到监督与约束作用,反成了新的害民者,
而且他们很容易与官员相互勾结,耆宿的利益与地方官员的利益捆绑在一起,或者欺压外地来本地为官者,从官场上合理合法的压榨普通小民。”
王布犁又瞥了朱元璋一眼:“况且我记得今年陛下才宣布命文武官年六十以上者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