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票,各省发各省的。
至于户部与中粮集团怎么结算,他们自有自己的制度和流程。
几年沉淀下来的陈米,一般都是大批量卖给中酒集团和农垦局集团,用于酿酒和制造饲料。
没错,大明饲料哪家强,农垦希望饲料厂!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镇卫军、营卫军、警卫军现役官兵是包吃包住,军粮直接由后军都督府军粮局,与中粮集团对接后,下拨到团一级。
所以现役官兵的粮饷三分之二发钱,直接发到各自银行账户里。多出来的粮食折算发粮票,给家眷买米面。
而翼卫军、肃慎和索伦营属于大明军队中,非常特殊的一部分,类似于卫所制,给一定数量的牧地农田,自给自足,但每年有部分津贴,用于兵甲武器的维护和更新。
戎政系统中粮票实发的,多半是文职官吏。
他们主要是中枢和地方戎政部门负责案牍庶务的官吏,都有军阶,等同于官阶,然后按军阶发放俸禄,按职位发放津贴。
张居正还在继续说道。
“勋贵、世职、官吏俸禄津贴合计四千一百七十九万六千五百圆,宗室、蒙古左右后翼侯伯、千户、百户俸禄津贴,计六百六十七万圆*。
其中也是三分之一折合粮票,分别计一千三百九十三万圆和二百二十二万五千圆,实际支银钱二千七百八十六万六千五百圆和四百四十四万五千圆.”
众人纷纷对视一眼,对这些勋贵和世职表示羡慕。
勋贵和世职,是指封爵、勋位以及世袭武职。
封爵分两种,一种是外戚被封爵,按照世宗皇帝定下的“真祖制”,只封一代,不能世袭罔替。
一代之后,没了就没了,顶多皇上开恩,念及先祖恩德,赐个勋位或闲散武职,一般也都是再一代而除,以后是守着封爵时恩赐的田地过日子。
另一种是军功封爵、勋位和世袭武职。
勋位和世袭武职,需要子嗣在军中任职出力,才能一直延续下去。
军功封爵则是世袭罔替。
羡慕是羡慕不来的。
外戚封爵,人家是命好,投胎技术高超。
军功勋贵勋位和世袭武职,更不用羡慕,人家是拼着性命挣来的,是血酬。
不过现在很多勋贵日子也难过。
勋贵除了有俸禄,以前靠田地,还有经商、开矿和其它乱七八糟各种收入,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快乐无边。
自从嘉靖四十二年以后,部分勋贵和新封勋贵一起,上了万历帝的船,富得流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