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支四千七百三十七万圆。除了镇卫军、营卫军、警卫军粮饷,以及翼卫军、肃慎和索伦营津贴外,还包括戎政府、五军都督府、地方兵备司署等中枢和地方戎政官员的俸禄和津贴。
其中俸米折三分之一,合计一千五百七十九万圆实际支银钱三千一百五十八万圆”
张居正看着大家,微笑着说道:“在座的都是俸禄的人,俸米怎么发的,大家都知道啊。”
“知道,粮票!”
“张相这一改进,省却许多麻烦,高明,实在高明!”
众人纷纷出声,衷心奉承了张居正一句。
国朝俸禄以往都是用大米来计算的,几品官阶多少石,太祖皇帝时就定下的祖制。
京官们需要去户部陕西清吏司领取。
永乐年间,北京改为行在后,米粮运输不便,成祖皇帝就开始部分折色,先是折宝钞。
宝钞连擦屁股都不如后就是折铜钱,时不时折实物隆庆元年年底,户部折色太狠,还全是卖不出价的胡椒,于是闹出京官不负重堪上吊自杀的丑闻,搞得当时执掌户部的高拱灰头灰脸。
后来国库宽裕了,开始发钱,发银圆。
但是禄米也得发啊,要不然一年入库的那么多米粮怎么办?现在的技术条件,它存放不了多久。
还按照以前的规矩,到户部去领吗?张居正身为万历新政改革主将,怎么可能还会用这么老旧的故例?发行粮票!
按照新政定制,俸禄的二分之一是粮食,占俸禄和津贴的三分之一,全部发粮票。
户部税政司名义上把每年秋粮入库后,清点审计数字无误,移交给中粮集团。其实从一开始征收秋粮开始,运输、存储都是中粮集团一手包办。
直属太府寺的中粮集团,也是每省一家粮食公司,分仓储和销售两个部门。
仓储部门负责粮食收购、入库、存储、出库。
每年秋粮征收,征收局的人负责入账,粮食公司的人负责入库,运输则是雇运输公司。三方对账,手续繁琐,但是内外勾结,贪墨克扣的难度也极大的增加了。
粮食入库,还得卖出去变成钱,那就是销售部门的事情。
粮食公司一直下沉,每个县城以及较大乡镇都有一家粮店。
尽可能地交给市场运作!
这是万历帝的“圣训”。
张居正由此想出的法子就是中粮公司发行粮票,户部拿到后再发给官吏们当俸禄一部分。官吏们拿着粮票到中粮公司下属的粮店买粮。
不过粮票分区域,顺天府、河北省和滦州是京畿粮食公司,用的粮票是京字开头。
其余各省都是辽、鲁、晋、豫等字开头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