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体构造,以及造法大不相同。
宝船和福船一样,用的什么叠料船壳法,跟世子大帆船龙骨结构法,不是一个路子,需要足够大、足够长的木料。”
“原来如此。自前宋年后,中原、东南、湖广大木料,越来越少。永乐年间,修筑京城和各大殿,还能从湖广砍伐大料转运到京。到嘉靖年间,重修三大殿,湖广已经找不到合适的大料,只能去云贵西南去找了。”
俞大猷笑着说道:“造船之事我不懂,我只懂得把船打沉。这些事,就当个趣闻”
军校在艉楼下禀告:“瞭望手发信号,说船来了!”
俞大猷马上站了起来,“传令,各队严阵以待,谁也不准打草惊蛇!”
“是!”
过了半个小时,俞大猷的望远镜里,除了秦六月“仓皇逃窜”的六艘吴淞船,还看到了六艘西夷船,体型不大,在两千料到三千料之间。
“码得,老子准备好了这么大的阵势,结果只给老子来了六条泥鳅!怎么吃?大家伙怎么吃得饱!”
俞大猷放下望远镜就骂开了。
宋应昌也放下了望远镜,笑着答道:“提督,不管他是泥鳅还是王八,有的吃就先吃到肚子里再说。
李提督的朱雀水师正在满世界找西班牙人的船队。他们船坚炮利。等他们把西班牙人船队逮到了,我们怕是连泥鳅都没得吃了。”
是啊,听说西班牙人在南海的船只并不多,估计在十五到二十艘之间,打一艘就少一艘。
“有道理!”俞大猷马上又举起了望远镜,此时这六艘西班牙人船,在他眼里不再是泥鳅,起码是大黄花鱼。
等了半小时,终于等到西班牙人船进入到了预定海面,俞大猷放下望远镜,大声道:“发信号弹,给老子打!”
腾腾腾,三发红色的信号弹,在南海海面升起,直至云霄! 场景转换已经在收了,战事也差不多结尾了。尝试一下新的写法,读者不喜欢以后就少用了。
(本章完)>> --